藝術行春 南北博物館 今年都很牛

 |2021.02.09
1288觀看次
字級
黃少傑創作的版印年畫「牛轉乾坤」期望今年能夠「擺脫」疫情、「牛」轉乾坤。 圖/國美館提供

【本報台北訊】疫情警報稍解,新春假期即將展開。迎接牛年,不少博物館準備了與牛年、新年相關的應景展覽,邀民眾在過年期間藝術行春。如故宮北院準備《清院畫十二月令圖》,讓民眾看古人怎麼過年,南院則秀出罕見的年輕媽祖畫像《天后安瀾》、並展出史博館珍藏的東周「搖錢樹」。台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則展出「勁牛喜迎春」與「喜牛迎春─牛年年畫特展」,讓民眾比較古今中外藝術家如何詮釋牛隻。

台南市立美術館現正展出的「勁牛喜迎春」大展,從國立歷史博物館、奇美博物館等借展多件以牛為主題的藝術作品,一窺東西方對牛隻認同的差異。南美館指出,東方世界多以農立國,牛除了作為勞動力與田園的象徵,也成為表現台灣精神與鄉土情懷的圖騰。西方世界則將牛隻當成競技運動的要角,如此次展出的攝影作品「Olay!安東尼奧」,背景是一九七九年攝影家柯錫杰與作家三毛一起去看西班牙鬥牛。當全場觀眾起身大喊「Olay!Antonio」,柯錫杰跟著一起忘情大喊,忘了相機未關,意外拍下這張張力十足的作品。

國立台灣美術館的「喜牛迎春─牛年年畫特展」,展出今年徵選的一九九件年畫,不少作品反映疫情,令人會心一笑。如黃少傑創作的版印年畫《牛轉乾坤》,寓意去年疫情搞得世界混亂,期望今年能夠「擺脫」疫情、「牛」轉乾坤,如同作品中的牛兒脱了口罩、抱著金碗、吃著健康的蔬果。

國立歷史博物館所藏最具新年氣氛的文物,當屬東漢銅器「搖錢樹」,不僅寓意招財進寶、長生幸福,也展現古代銅器工藝之美。史博館雖因整修未開館,仍將此一「搖錢樹」借展予故宮南院展覽「樹:從信仰到抒情」,並透過3D列印等高科技輔助,讓原本只能平置分散陳列的兩千年搖錢樹「站起來」,讓民眾一窺其原始面貌。南院另外還展出珍藏的媽祖畫《天后安瀾》,畫家筆下的媽祖是年輕女子,與廟宇中媽祖神像中年豐潤的樣貌大不相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