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人51 社會心理學家 鄧恩:慷慨解囊讓人更快樂!

楊慧莉 |2021.02.06
2292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工作上獲得升遷,或是搬到一個更好的處所,都會讓人快樂一陣子。比起這種心想事成的快樂,心理學家鄧恩透過研究,發現還有一種獲得快樂更有效的方式,那就是用金錢幫助他人……

援助難民
親身體驗捐助之樂


伊麗莎白.鄧恩(Elizabeth Dunn)是加拿大溫哥華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心理系教授。她以研究快樂與捐助之間關係見稱;與人合著的作品《金錢可以買到快樂》(Happy Money: The Science of Happier Spending,暫譯),被《華盛頓郵報》推選為領導們必讀的前二十本作品之一。

鄧恩自覺「研究快樂」讓她的工作很有趣,但也不免擔心有些輕浮,特別是在每天頭條新聞都讓人有些沮喪的年代。不過,因緣際會下,她後來發現,「快樂研究」最後卻成了解決頭痛問題的關鍵。然而,這花了她將近十年才搞懂何以如此,而這要從她的研究生涯說起。

空有理論卻無感

早期,鄧恩在《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報導〈捐錢有助快樂〉(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s Happiness)。報導名稱其實就是她的研究結論,她很確定這樣的結論應該沒錯,只是她無法將此結論應用在自己身上,因為她不太捐錢,當有捐時,也沒有所期待的「暖流」出現。於是,她懷疑自己的研究是否哪裡出了問題,還是她自己有問題。後來,她的幼兒研究讓她更加困惑了。幼兒給人東西時,是這麼歡樂,何以她捐助他人,情緒上卻這麼無感?

實驗中,只見兩歲孩童拿到一堆金魚餅乾很開心,但把一些分享出去給猴子玩偶時則更開心。鄧恩發現這種分享、給與的快樂其實是會持續到成年時期。她與研究團隊曾對全球二十萬多名成年人發出問卷,詢問他們過去一個月來的捐款情形和內心狀態,結果發現有三分之一的人捐出善款,而不管他們原本的財務狀況如何,有捐款者都比那些沒捐錢的人快樂。

既然大人和小孩都開心,鄧恩忍不住想,慷慨解囊,會不會就是人性之一?而且這種行為感覺就像「吃」一樣,一旦食髓知味,就會不斷增強。鄧恩對於這種概念很滿意,就在《紐約時報》大書特書,一堆人看到了報導,包括她的會計師。到了報稅時期,會計師坐在她對面,拿著筆敲在捐款抵稅欄上,似乎對她在這方面的表現不怎麼滿意。事實上,她的確未知行合一。儘管生涯中不斷彰顯捐助可以讓人感覺多好,但她的捐獻有限。於是,她決定多捐一點。

協助難民超有感

就在此時,鄧恩聽聞敘利亞難民遭遇困難的悲慘故事,她很想伸出援手。於是,她掏出信用卡。她明白善款可能有助於滯留某處的敘利亞人,但當她到某個慈善團體網站,輸入信用卡號時,卻感到有所不足。

後來,她得知加拿大政府的「五人組」計畫(the Group of Five)——由五位加拿大人私下贊助一個難民家庭;過程中,要先募足善款,資助該家庭第一年來加拿大的生活費,接著他們才能搭飛機前來。這個計畫最棒的部分是大家齊心齊力,共襄盛舉。

鄧恩加入這個計畫後,又與其他社區組織合作,組成一個二十五人團隊。歷經近兩年的文書往返和等待,她所贊助的敘利亞難民家庭終於可以啟程前來溫哥華。這個家庭有四子一女,在組員們的協助下,終於在加拿大有了落腳的地方。過程中,鄧恩的朋友也伸出援手,利用下班和周末,幫忙安置新住民的家,包括粉刷、清理和組裝家具。

受助家庭到加國的當天,鄧恩先是在他們的屋子備好牛奶和新鮮水果,然後前往機場。「大家彼此見面的那一刻,興奮莫名,特別是四歲男孩,而她的母親終於可以跟其稍早也透過相同計畫來加國的姊妹團圓,姊妹倆已有十五年不見。」

這一刻讓鄧恩感慨良多。「當聽到五百六十萬的難民逃離敘利亞,面對這種難以想像的悲劇,覺得好抽象。過去,如果有人要我們一個月貢獻十五小時協助難民,我們大概都會不願意。但現在親自送受助家庭到他們的溫哥華新家,我們都明白一件事:要盡己所為,協助難民生活所需,讓他們快樂。」

難民問題將有解

此經驗讓鄧恩更深入思考自己的研究。她的研究證實,如果資助者可以預見他們所為改善了受助者的生活,感受到自己的生命與他人發生連結,本身也能受益。舉例而言,在一項實驗中,她與研究團隊讓受試者分別捐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與「分送蚊帳」組織(Spread the Net)。兩個組織的差別在於:前者是一個很大的慈善機構,想預見自己的微薄捐獻發揮影響力,有些困難;後者則提供捐獻者一個具體的承諾:每捐出十美元,就提供一頂蚊帳給非洲孩子,使其免於瘧疾的威脅。

結果,研究團隊發現對「分送蚊帳」捐款愈多的人愈快樂,但這種情緒回饋卻鮮少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捐助者身上看到。這代表把錢捐給知名慈善團體還不夠,還得預見自己的捐獻發揮效益。

鄧恩認為,「五人組」計畫把這個概念延伸到一個全新的層次。當她與組員加入這個計畫時,會談論難民們到達的時間。而今,他們視所一起協助的家庭為自己的家人。後來,他們帶受助家庭的孩子去溜冰時,鄧恩的六歲兒子就問她:「媽咪,現在我們家誰才是長子啊?」顯然,她的兒子也把受助的敘利亞難民當成自家人了。

鄧恩的「敘利亞家人」來到加國後,周遭人都提供各種協助,從免費看牙到贊助參加夏令營,讓她見識到所屬社區良善的一面;也多虧有一筆捐款,敘利亞孩童得以參加單車營,而且還有組員們到場加油。鄧恩去加油的那天,正是輔助輪該拿掉的時候。儘管她苦口婆心告知拿掉輪子的好處,四歲男孩礙於沒安全感,怎麼也不讓人把輪子移開,直到鄧恩用「冰淇淋」做為交換,孩子才鼓起勇氣放開輪子,學會騎單車。

鄧恩表示,這種讓人樂在其中的助人方式,是人類歷經演化的成果,只是四十年來加國是全球唯一可以讓人民贊助難民的國家。而今,澳洲和英國也都著手類似計畫。她相信,如果有更多的國家跟進,難民問題將獲改善。

眼見為憑   
解囊之樂關鍵所在


鄧恩從「快樂研究」中發現,如果我們想感受到助人的樂趣,關鍵在於三項可將好行為轉化為好感受的重要元素。「首先是關係:如果我們能與所協助的人或助人的緣由產生連結,就較易感受到助人之樂;再來是影響力:如果我們能看見好行為的效益,就較能感受慷慨之樂;最後是自主性的選擇問題:如果想剝奪人樂善好施的樂趣,只要讓他們覺得助人是出於被迫。」

解決各種難題

此外,鄧恩也指出,個人之間建立有意義的關係,不僅讓人感受助人之樂,也提供一個機會,讓人得以解決當今所面臨的各種棘手挑戰,如難民、貧窮、新冠疫情等問題。

她舉自己朋友伊凡所協助創立的「杯盤」計畫(Plenty of Plates)為例。這個計畫的目標不只是提供免費餐點給有需要的人,也在為人們創造一個分享時刻,讓彼此間透過眼神的接觸,產生連結。每個夜晚,會有一家地方企業贊助晚餐,並指派一群義工協助供餐。當然,這個計畫受益者不只是低收入戶者和街友,義工們也獲得與人接觸、坐下來、聽聽別人生命故事的機會。「有一位義工有了這種經驗後,改變他的人際互動:過去他不太跟街坊鄰居打交道,而今他看到熟面孔會相視而笑。」

另外,經濟反轉讓人面臨有所取捨的困難決定,許多人覺得自己該是無力幫助他人了。但鄧恩卻從研究中驚訝的發現,儘管有些人努力達成生活基本需求,卻仍以協助他人為樂。「因此,別因為時局艱困就放棄助人。」

鄧恩也提到,而今我們身處充滿挑戰的疫情時代,但如能認知到人類基本上會以助人為樂,反倒該在此時發揮人溺己溺、互助的精神度過危難,且從中獲得彼此連結的喜悅。

改變捐助看法

至於如何當個「好助手」,鄧恩認為就從「一舉數得」的心態出發。她舉自己的切身經歷為例:疫情剛爆發期間,為了參加一個會,她去藥局買乾洗手,本來只是自己用,但她最後決定幫與會者都買一瓶,心想,反正也沒多少錢。

鄧恩認為,我們每個人都可從助人當中獲得快樂,但我們不該期待這種事會自動發生,「捐助他人不代表就會讓人喜上眉梢,而是要看捐助的方式。」

她指出,如果想鼓勵人多多捐獻,就需顛覆我們對慈善捐款的看法,應把這種「給與」變成一種用以珍視「共同天性」的機會。「如果有人服務於慈善機構,別用筆或記事曆當作答謝禮,而是讓捐助者有機會看見慷慨解囊後的具體影響,甚至能與所協助的個人和社群產生連結。」

鄧恩表示,我們慣於把捐助的行為看作當行之事,但這樣想,就錯失身為人類可從助人中獲得愉悅感的天性。因此,「別再把捐助當作道德上的義務,而是開始看作快樂的泉源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