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的「口簧琴」,還能扯奏出美妙的旋律。圖╱尤聰光
【本報台東訊】台東阿美族傳統樂器「口簧琴」,經由現代3D雕刻設計技術,創新研發成為極致的工藝精品。不僅能扯奏出美妙的旋律,更將百年歷史傳統竹片樂器,以精緻化的包裝傳承下去。國內知名設計師阿瑪亞.賽斐格(Amaya.Sayfik)說,這是很大的挑戰,但他做到了。
阿瑪亞.賽斐格說,他花一年多時間思索怎麼把阿美族傳統樂器口簧琴,重新導入工藝精品,這和他過去設計的產品有很大的差別,尤其口簧琴除了要將其設計得更精緻外,還要能發出悅耳的聲音,好在有旮亙樂園團長少多宜協助,終於突破困難,完成實體作品。
這項阿美族傳統樂器「口簧琴」創新研發,是透過行政院原民會產業創新研發計畫辦理,由阿瑪亞.賽斐格與旮亙樂園合作,將傳統樂器以現代技術來激發出嶄新工藝美學,並於昨日在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舉行全國首創發表會,旮亙樂園將新研發的口簧琴,扯奏多首曲目,讓現場民眾聽得動容。
少多宜表示,人們印象中口簧琴是泰雅族才有,事實上阿美族口簧琴已有超過百年歷史,並稱口簧琴為tiftif,是將小竹片削薄後,在中央挖穿細長的孔,然後鑲上銅簧片或竹片,利用線繩拉扯,就會發出聲響,每個響聲代表不同意含,早期族人聽其聲,就會明瞭所代表的意思,口簧琴扯奏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