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二○二○年台灣人口首度呈現負成長,出生人口下滑已成趨勢,但零至十二歲兒童車禍傷亡人數,近年來卻有上升趨勢,根據交通部道安會統計,去年截至十一月底,光是兒童的車禍傷亡人數就有九千二百零七人,較前年同期增加一百五十六人;十三至十七歲青少年更高達一萬六千零三十人,年增七百七十四人。
交通部道安會強調,現在人口愈來愈少,兒少交通事故確實值得重視,由於近年來騎自行車、電動自行車等人口愈來愈多,也往往是兒少第一個接觸的交通運輸工具,所以最近也在研發自行車安全騎乘手冊,包括路口怎麼轉彎、下坡路段注意事項等,希望透過教育,讓兒少對交通路權有基本認識與概念。
據道安會統計,二○一七年起的兒童和青少年的車禍傷亡人數逐年攀升,從六都來看,去年截至十一月底,僅台南市兒童交通事故傷亡人數下降,其餘五都都攀升,又以高雄傷亡人數高達一萬零一百二十三人最多;青少年部分則以桃園二千四百三十人最多。
消基會交通組召集人李克聰認為,應該要從改善交通工程、教育宣導、加強執法等三面向著手,循序漸進,相信一定會有成效。
他指出,台灣道路設計混合車流的情況愈來愈嚴重,隨著車種愈來愈多,車速變異也變大,導致大車小車混流險象環生,應該逐步改善交通環境,像是遊覽車、大貨車、砂石車等可以做道路規範;都會區的道路也可以分級分流,不要讓所有車種都在同一條道路上。
李克聰說,宣導教育也很重要,父母親都不希望孩子受到交通安全威脅,透過社區教育宣導等方式,讓家長知道帶著孩子同行,可能有哪些應注意的地方。最後則是加強執法,李克聰說,如果是帶著孩子要違規,例如沒有戴安全帽、闖紅燈、超速等,可考慮加重處罰,加強執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