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世界中的雄性,一般必須長得高壯強大、聲音洪亮,才能獲得雌性青睞,而有機會將基因留傳後世。圖/BOB
文/陳雅茜(科學少年總編輯)
動物世界中的雄性,一般必須長得高壯強大、聲音洪亮,才能獲得雌性青睞,而有機會將基因留傳後世。不過,也有一些長得不是那麼起眼的動物,會想方設法贏得「美人心」,其中之一就是樹蟋。
有一種學名為Oecanthus henryi的樹蟋,每當求偶時,公蟋蟀會停靠在樹葉邊緣,規律的摩擦翅膀,將發出的聲音傳向夜空,其中聲音最響亮、體型最大的公蟋蟀,可吸引到數量最多的母蟋蟀前來交配。那麼體型小、聲音弱的公蟋蟋就毫無勝算了嗎?不,牠們可沒那麼容易認輸!
輸人不輸陣
破洞變喇叭
科學家發現在這種樹蟋當中,有少數會在葉片中央挖洞,並把身體卡在洞中鳴叫,讓樹葉成為傳播聲音的響板。這麼做可讓聲音放大為兩倍之多,原本聲音弱小的公蟋蟀,吸引到的母蟋蟀數量,竟變得和「強」蟋蟀的一樣多!而且受吸引前來的母蟋蟀似乎並未察覺自己「上當」,而以同樣的方式和「弱」蟋蟀一起傳宗接代。
這種利用樹葉孔洞傳播聲音的能力,似乎是與生俱來,但463隻蟋蟀當中卻只有25隻使用這項技巧,比例只達5%,而且使用者幾乎都是體型較小、聲音較弱的公樹蟋。這讓人不禁對小小昆蟲的生命力備感讚歎,即使天生弱小,只要策略運用得宜,仍能取得戰果!連帶讓人好奇的是,如果強者也運用與生俱來的能力,是否將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