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是僧侶 林仲亮攝影結善緣 李祖翔 |2021.01.08 語音朗讀 38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林仲亮年輕時到印度拍攝,一位和尚跟他說「很快會再見面」,讓他從此相信因果,也廣結善緣。 圖/林仲亮提供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人有很多潛力與價值,端看你用什麼角度發現。」資深廣告攝影師林仲亮從事影像傳播工作超過三十年,眼光獨具,不只創造財富還嘉惠銀髮族、發掘身障者天賦,他走遍世界各地、育才無數,樂於與學生一起為社會留下珍貴影像。林仲亮沒有宏大的夢想,但有創業抱負,學生時代就嶄露頭角。高中時一個學期的學費是八百二十元,沖洗一張照片卻要五元,儘管昂貴,他沒有放棄對攝影的愛好,一次看到書籤社高價徵稿,他抱著一本相簿跑去,期待至少一張被挑中,能賣到二十元就有賺,沒想到老闆挑了七張,出價三千五百元。他開始搜尋全台書籤社和禮品店,打出大量收購最便宜一張二百元的口號,收穫滿滿。緊接著他又眼尖的注意到情侶間傳訊的書卡更有賺頭,一張三毛可以賣一塊半,就也創了「亮亮書卡」的品牌,那是他第一次創業。雖然讀名校建中,高三他卻決定不讀大學,應徵攝影師、拍廣告去。深入人間煉獄 生命認知改變後來二十歲出頭,他以業務身分跟著進香團到印度拍攝,被印度夏天四十多度的氣候嚇著,立誓「不會再來了」,誰知旅途中遇到一位比丘尼,告訴他:「你前世是僧侶,與這裡有因果。」還有位拄拐杖的和尚說:「我們很快會再見。」那時他不信因果。林仲亮拍攝布列德湖。圖/林仲亮提供返台後,照片受出版社青睞,刊登一次的報酬竟與正職月薪不相上下,總編更邀他拍攝世界旅遊全集,當他踏上印度領土,再次見到拄拐杖的和尚,才領悟到緣分的巧妙,從此更願意廣結善緣。年輕時他汲於名利,卻因為一次隨行攝影對生命有了顯著改變。三十多歲與台灣世界展望會第一屆飢餓三十代言人一起到非洲參訪,從未看過戰爭的他,深入人間煉獄,百般滋味雜陳。隨後他以高中畢業學歷成功到英國讀傳播研究所,研究衛星電視,成為許多媒體的顧問,包括擔任客家電視台創台執行長、原住民族電視台創台總顧問和人間衛視創台顧問,因緣際會開始教書,為法鼓山培訓攝影義工,開辦旅行攝影課,教導銀髮學員,更為身障者拍片。分享攝影成果 給人幸福快樂年屆退休,林仲亮不言退,他希望用攝影給人幸福、快樂,和學生一起為社會付出,所以攝影課以遊學、見學方式去規畫,每年出國兩次外拍,讓大家享受旅行、生活及拍作業的樂趣,再分享攝影創作的成果,受吸引而報名的年齡層從三十到九十歲都有。林仲亮帶學生在葡萄牙拍攝。圖/林仲亮提供他很常給學生出「難題」,卻格外有收穫。一次為安養院拍攝紀念影像,「長輩同一號表情,坐在椅子上發呆要怎麼拍?」學生想辦法逗老人家笑,還找化妝師來化妝,跟長輩強調拍攝的重要性,長輩總算露出連兒女都很久沒看到的笑容。在他的鼓勵下,學生參加攝影比賽拿過好幾次金牌,包括國際賽事。一次在仁愛醫院舉辦攝影聯展,患者說「照片裡的人笑呵呵的,看病壓力少一半」。在教書的日子裡,林仲亮印證人有無限潛能,一個沒有基礎常識的聽障學生竟然在新聞局比賽、八百件作品中脫穎而出,拿下評審團獎,還接到文化局拍攝花蓮原民藝術家紀錄片的案子;小兒麻痺的學生在輪椅上坐著拍攝,拍出與眾不同的視野;頸部以下癱瘓的單親學生,用口啣機器操控滑鼠完成剪接短片,在母親節播放。學生的韌性讓他知道,只要善用影像傳媒之力就能讓社會更精采、生命更美好。 前一篇文章 不老合唱團 義賣人生故事助學童 下一篇文章 新思惟典藏展 看台灣藝術史脈絡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2【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3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4祈福.勝尾寺2025.10.2005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6【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7【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08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2025.10.20093佛光人行佛敬老孝親 老人節獲表揚2025.10.2010佛光山新馬寺 為逾2200考生祈福2025.10.2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風土心》典藏展 再現土地情感與生命追求高雄春藝重磅登場 三檔國樂新舊相融再現眷村場景 《六公里的返鄉路》獲休士頓影展金獎跟著時空旅人 探索現代建築與歷史場域故事再現傳統戲曲榮光 地藏庵化身戲台上演八仙傳奇讓心靈反璞歸真 鄭宗龍《毛月亮》國際巡演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家扶無窮世代計畫 5千萬元缺口待補 憂YTR倡偏方 陽光急闢謠:燒燙傷快「沖冷水」2022金扶獎頒獎 賴清德勉勵5位自立「家扶兒」淨灘、立槳到吃素 培力園帶孩子體驗生活新風貌讓愛流動 祖父母為己立傳邀祖父母為自己立傳 壯世代讓家庭的「愛」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