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后水頭社區發展協會在修護標語過程中,同時整理強化頹屋,讓頹屋安全。
圖/中央社
金門后水頭社區發展協會在修護標語過程中,同時整理強化頹屋,讓頹屋安全。
圖/中央社
【本報金門訊】精神標語是金門重要的軍事遺蹟,金沙鎮后水頭社區義工最近修復多處標語,同時整建頹屋,期盼民眾能體認到軍事標語的歷史意義,更希望這個戰地特殊風情能成為社區亮點。
國軍在一九四九年退守金門後,進駐村莊徵用民宅或廟宇、宗祠,並在牆面留下各式泥塑精神標語;如今時空轉換,這些標語格外具有戰地特殊風情。
后水頭社區發展協會表示,台灣不少社區彩繪後失去原本在地文化風貌,而后水頭社區的閩南建築歷經宋、明、清及抗戰不同時期的洗禮,蘊含豐富歷史;透過向農委會水利保持局申請的農村再生培根計畫,修復軍事標語,共整理妝點六棟古厝、七面牆和一個衛哨站。
依地方耆老說法,多數標語是一名東山島來的老兵手繪創作,老兵是清朝秀才之後,寫得一手好字。社區義工在水泥雕塑師傅陳章明帶領下,利用下班和假日,依標語字體重新臨摹、把破損的字體補上再油漆,花了十幾個工作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