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寂寞倒數 紐約時報廣場百年來最冷清跨年

 |2020.12.31
1145觀看次
字級
因為疫情嚴重,全球各地低調歡度聖誕節。圖為戴著口罩遊客25日在紐約市著名景點時報廣場前,每年此處此時都擠的水洩不通,今年此時則遊人大減。圖/美聯社
紐約時報廣場1號大樓樓頂的水晶球是跨年活動要角,歲末年終,後方廣告看板顯示跨年倒數計時器。圖攝於12月22日。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在飽受新冠病毒折騰的一年,原意為虛擬的virtual有了新意:活動照辦,但為避免人群聚集而變更型態。以往人氣沸騰的紐約時報廣場跨年活動就是其中之一。

時報廣場水晶球隨震耳欲聾的倒數聲緩慢落下,一向是全球跨年重頭戲。為延續傳統,主辦單位9月宣布活動照常舉辦,但因應新冠病毒疫情調整形式,不開放一般民眾入場。

依規畫,屆時仍有藝人現場演出,為直播節目增色,醫護人員等「2020年英雄」(Heroes of 2020)也將以特別嘉賓身分出席。但接近午夜時,他們不會如往年登台與紐約市長一同按下按鈕,啟動倒數60秒降球程序。

邁入2021年後,周邊建築仍會撒下五顏六色的碎紙,但這回街道上不會有擠得水洩不通的人群,見不到大批民眾興高采烈在鏡頭前擁吻的畫面。

這將是時報廣場跨年活動1907年展開以來最特別也最冷清的一次。

其實,紐約疫情爆發10個月來,一向熱鬧的時報廣場早已充分體驗冷清滋味。

春季疫情危機期間,這個有「世界的十字路口」稱號的景點一片死寂;暑期不肖分子趁反種族歧視示威打劫時,廣場周遭商家紛紛停業並釘上木板自保;如今時報廣場人氣稍微回溫,扮成動畫角色和超級英雄吸引遊客合照賺錢的藝人重出江湖,但與昔日榮景仍有一段距離。

走進緊鄰時報廣場的劇院區,少了百老匯劇作吸引的人潮,宛如一座死城。41座劇院3月中旬起配合防疫政策熄燈,最快明年5月底才能恢復營業。

時報廣場周邊餐廳則一位難求,並非生意興隆,而是因為紐約市疫情回溫,12月中再度禁止室內用餐,餐飲業只能提供外帶、外送或戶外用餐。影響所及,許多業者索性停業,以往民眾湧入餐廳與酒吧徹夜狂歡跨年的景象今年將不復見。

疫情當頭,凡事以安全為前提,多數民眾都能理解。但少了觀光客帶來的錢潮,有著紐約市經濟命脈地位的餐旅業遭受沉重打擊。

紐約市2019年吸引破紀錄的6660萬名遊客,今年原本有望再創新高,無奈疫情攪局,人聲鼎沸的紐約成了過往雲煙。觀光推廣組織紐約市公司(NYC & Company)11月表示,今年造訪紐約的遊客預計萎縮2/3,要到2024年才能突破疫情爆發前水準。

紐約隨疫情陷入觀光寒冬,飯店業首當其衝。時報廣場上的萬豪飯店(Marriott)逾1200名員工原本放無薪假,管理階層12月通知,明年3月將永久解聘850名員工。

這一切都代表,新冠病毒疫苗雖開始施打,但疫情尚未過去,苦日子短期內不會結束,人們仍要過著不正常但漸漸習以為常的生活。

時報廣場空蕩的跨年場景,無疑是2020年非比尋常的絕佳寫照。面對茫然的未來,許多人只能苦中作樂,但往好處想,隨著時報廣場1號大樓(One Times Square)樓頂的水晶球降下、倒數數字歸零,2021年就將到來,再糟應該也不會比今年慘。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