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蘆竹區旭富製藥工廠失火爆炸,濃煙蔽天,火星四散,波及鄰接紙廠重油槽,延燒其他四家工廠。這場大火發生在消防法修訂、內政部公布危險性救災行動認定標準之後,桃園消防局在兩天兩夜滅火任務中,現場指揮官兩度行使退避權,命令消防員離開火場,暫不採取危險性救災行動。
桃園是工商重鎮,六年前新屋區違章保齡球館失火,有六名消防員殉職;兩年前平鎮區敬鵬工業廠房失火,又犧牲六名消防員。兩次不幸事件促成修法,賦予消防單位資訊權、調查權、退避權。旭富製藥大火,是公部門適用新救災準則的重要案例,私權部門更應參照並檢討對應辦法,以保平安。
新救災準則下,事業單位須徹底實踐工業安全衛生規範,加強假日防災訓練,遇險時能先自救,再請公部門外援。去年桃園曾有物流倉庫於春節假期施工,倉儲貨物龐雜,易燃易爆屬性各異,起火後有兩名外籍移工殞命。旭富大火也起於周日例假,一名外籍員工喪生。
假日的工廠俥間未必全員到齊,常態性防災機制容易鬆弛。旭富製藥是奎寧原料藥製造廠,向環保局申報有毒化學物質多達四十四種;其中金屬鈉須儲放於油脂桶中,若接觸空氣或水會爆炸,作業人員吸入殘餘物質會傷害健康。此次於火災,旭富先未交代危險品數量;隔日再爆,才說有八桶金屬鈉,後又改口七桶。火熄後環保局查文檔,指工廠存放一千零五十公斤金屬鈉,卻只申報兩百公斤。
廠礦管理,物料、產線、當責人力各有定位;發生災難,高管必到現場與消防員合作,提供必要資訊,一起救災。類似旭富對高爆性危險品數量未即時交代清楚,致火場因有禁水性物質和高揮發性溶劑,「流到哪、火就燒到哪」,當然升高救災險情與難度。
消防單位對危險性救災行動有退避權後,廠礦自救必賴日常教育,助全員內化工安衛意識;有如醫院推廣心肺復甦術,要做到連清潔員也會使用相關器材,才能救命於俄頃之間。旭富火災共五家廠遭難,外籍員工來自菲、泰、越、印尼,語言各異,與台灣推廣證照制的勞動條件不同;但工安衛是普世同一律,必待鍥而不捨以底於成。
二○一七年至今,桃園市年年發生工安災損。從泰豐輪胎中壢廠、東元電機觀音廠、平鎮工業區敬鵬廠、觀音嘉里物流公司,到蘆竹旭富等廠火災,加上其他災損較小的工廠火警,反映工商大市的工安亟應振作。
旭富火災後,市長鄭文燦在市政會議中表示業者存放金屬鈉申報不實,違反危險物品管理法罰十萬元,未明確告知消防員提高救災風險,也依消防法罰六十萬元,另空汙、水汙都有違規,由環保局依權責裁處,該罰就罰。
試問:有為政府的責任只有開罰單嗎?公部門做了幾何防災業務?新竹科學園區在上世紀末兩年間發生三場無塵室工廠火災,有一場火燒了三天三夜,百億元設備、數萬片晶圓付之一炬。此後竹科廠商與園區消防隊密切合作,定時演練聯合防災,火勢蔓延即禁絕人員進入火場,更新化災防護衣等裝備,至今已二十年未再發生類似工安災難。
桃園市政府沒有理由做不到竹科的防災水平,鄭市長應以降低工業災變的爆發頻率為己任,別讓桃園變成工安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