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家書房》林良的書房 書 的歸處

◎周慧珠 |2007.09.15
1005觀看次
字級

林良先生的作品《小太陽》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讀。提起林良先生,就會說「哦!那位寫《小太陽》的珥珥」小太陽是林良先生,林良先生是永遠的小太陽。

走訪這位年逾八十的小太陽,想探一探他的書房。

入書房,掠入眼裡是十分「童趣」的景象,有如小頑童的聚寶角落,小冰箱上面幾件紅花綠葉小盆栽,小盤子上面有顆透明的蛋白石,圓形多角切割玻璃水晶求、骰子、小時候的醜小鴨和長大的天鵝、銅麻雀、兩尾小陶魚珥珥這些都是兒童文學文友們的友誼相送,每一件都是珍藏情誼,也是靈感之源。

書房中有一大特色,就是冰箱上兩個時鐘、書桌上三個時鐘和一個計時器,計時器是用來掌握時間的,例如測試演講稿的長短,出門演講時也會放在身邊,為什麼有這麼多個時鐘?因為要控制時間,不耽誤自己,也不耽誤別人;同時從幾個時鐘地舊時型制看來,上面留有不捨得丟棄的「逝水年華」屐痕。書桌上還有藍、黃、綠、紅四筒筆,分別放置原子筆、鉛筆、簽字筆等等。

浸淫閱讀 過一甲子

年輕時候對知識如飢如渴,看了一大堆書,讀得似乎忙不過來。現在年紀大了,閱讀的動機較寬,好奇的因素居多,新出版的書一定會找來看,例如有一陣子大家都在看余秋雨的作品,覺得好奇而看;讀《哈利波特》也完全是因為大家都被它吸引了,而引起閱讀興趣。也因為這份好奇心,讓自己可以不至於離現今社會太遠。

《哈利波特》是文學作品嗎?

對文學的限制不要太嚴格,只要能引領孩子從事想像活動,也是相當有趣的,另一種感想是,做孩子真是幸福,悠遊閱讀之中,完全可以不必特別考慮書的價值。

年輕時閱讀抱有一種心情,就是想了解許許多多的事情,閱讀成為一種探索,尤其是歷史類的書,例如宋、唐王朝是如何成立,就這麼不斷地探索──滿足、探索──滿足;讀文學作品也是想知道作家到底在說些什麼。固定比較喜歡讀文學史、歷史、心理學、語言學,便是出於專業研究,追求知識的動機。

具體來說,閱讀方向有:

1. 找答案的閱讀,例如為了寫和金魚有關的故事,而叢書堆裡尋找金魚的知識。2. 好奇的閱讀。3. 佩服某人思想,同時希望親近作者的思想。4. 回憶的閱讀,讀首看過的書。5. 朋友督責閱讀的書,例如為了寫書評、推薦等等。

林良最喜歡躺在床上看書,覺得比較寫意,而且想睡就睡,對健康比較有益,當然,躺在床上閱讀的書以輕、薄為主,如雜誌等等;至於在書桌前閱讀的書,是工具書或百科。

平日待在書房的時間很長,那是一個十分個人的空間,每一進入至少待上四、五個小時是很平常的事,除非家人有事叫喚,否則總是很專心地在裡頭思考、閱讀、甚至休息;待在書房裡的那段時間並不一定坐在書桌前寫作,只有規畫完成,有了定論才會伏案書寫。

我的書房   書的歸處

書房內的藏書以工具書為主,而以書房為核心,許多書往往會氾濫溢出書房之外,而擴充到其他的房間。因為朋友都是作家、編輯或出版社,所以書的來源很多,書對林良來說也代表著友誼,所以只進不出,決不轉送或者丟棄,寧可收藏著,他說:這兒就是書的歸處。

屋裡的書早已堆積成山、氾濫如海,往往為了找資料,明明知道那本書就在那兒,卻是鎮壓書山之下,若要勉強抽出,恐怕是牽一髮而動千斤,更有書山崩塌之虞,因此只好再去買一本。為了方便尋書、取書,林良最近買了輕便書架,讓這些書有個舒適的位置。

通常都說寫作者是夜貓子,果然,林良先生的《夜窗隨筆》就是這麼一路寫下來,他打趣地說:「白居易的『慈烏夜啼』」裡說『夜夜夜半啼』,而我則是『夜夜夜半寫』。」他的生活哲學是「一個人睡眠獲得滿足就是健康。睏了就去睡,即使在半夜只要精神好還是可以工作。」

與電子書 幾近無緣

在充滿書香的書房裡,並不見現代閱讀、寫作工具──電腦,關於時下風行的電子書、網路閱讀,林良先生含蓄溫婉地說:「一篇文章的質量與作者付出的心血成正比,如果匆匆忙忙瀏覽,所見的都是浮光掠影,這與喜愛閱讀者與文字間的親密關係大不相同。」

此外,提到用電腦寫作,長年浸淫在執筆書寫樂趣的林良先生說起「寫作節奏」的問題,他認為多數人一打開電腦,手指就想跳舞,受到這種「電腦寫作節奏的控制」,而無法享受「擱筆沉思」的興味,乃至於再三咀嚼而後定稿的心情。

林先生說:「我形容自己是『活到老,寫到老』,表面上說的好像是要發揚一種『力行』的精神,其實不是。這句話的深層意義是「工作和興趣的合一」,寫作是我的工作,同時也是我的興趣;寫作給我帶來的快樂,正是我工作的快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