繫放一隻鳥 了解整個森林 |2020.12.20 語音朗讀 25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火冠戴菊鳥。圖╱太管處提供 栗背林鴝。圖╱太管處提供 冠羽畫尾。圖╱太管處提供 白尾鴝。圖╱太管處提供太魯閣園區內的洛韶海拔一千多公尺,是東華大學教授許育誠研究團隊繫放鳥類的監測地點。 圖╱太管處提供東華大學團隊每月到太魯閣山區測量記錄,相當克難辛苦。圖╱太管處提供 【本報花蓮訊】鳥類族群變化的監測,是重要的環境指標。台灣鳥類繫放以平地為主,山區較少,但國立東華大學一支研究團隊每月上山,在海拔一千到三千公尺的太魯閣山區,張網捕鳥,記錄形值資料、外觀細節,採集血液、胸羽,再裝上腳環將鳥釋放,十多年來如一日。他們憑著一股傻勁,為台灣鳥類族群監測,留下豐富而珍貴的資料。太魯閣園區涵蓋太平洋到中央山脈,海拔落差大、棲地多樣性很高,鳥種組成豐富。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從二○○九年起,委託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許育誠執行鳥類繫放調查,許育誠每月至少一次帶著學生上山報到,一次就是二、三天。安全有效方式 蒐集資料「繫放」是以有效率且較安全的方式捕鳥,在鳥的身上裝置可以識別不同個體的標記,如腳環、翼標後再釋放,最主要的目的是蒐集資料。太管處保育研究課長孫麗珠說,園區地形「山高山深」還有斷崖,鳥類冬季會降遷到低海拔覓食或繁殖,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捕捉成果,更何況,鳥類是聰明而敏感的動物,要和精明的鳥兒鬥智,憑得都是經驗和判斷。「小小一隻鳥,可以了解整個森林」孫麗珠說,鳥類繫放研究可偵測環境中性情較隱蔽的鳥種,透過外型和遺傳的綜合鑑別,更確認稀有鳥種或是特殊分布的物種資料正確性,可與國際鳥類繫放研究交流和接軌。許育誠團隊多年來每個月報到,視季節情況,在園區內的西寶、蓮花池、洛韶、合歡農場等地張網捕鳥。鳥兒有清晨出門覓食、傍晚歸巢的習性,研究團隊通常清晨四時就要摸黑出門,冬天高山更冷,只能邊發抖邊測量記錄。記錄稀有過境鳥 像中樂透團隊每次約架十張細目的霧網,有時一天抓到一、二百隻,但也曾有三天只中網十幾隻,一切都是未知的驚喜。一旦沒記錄過的、稀有過境鳥中網,會開心到「好像中了樂透」。今年暑假團隊還網到一隻酒紅朱雀,一看腳環,竟然是九年前抓過的老相識,讓團隊相當驚喜,「不知道是我們好運,還是牠倒霉」,許育誠開玩笑說。繫放鳥類講究技巧,尤其體型較小的鳥兒中網後會非常緊張躁動,若不趕緊取出,可能深陷網內愈纏愈緊。工作人員說,曾經有鳥兒中網時緊張到「尾羽掉光光」,不只如此,還會有猛禽在旁虎視眈眈。這時候工作人員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將鳥兒撈起來,避免鳥纏在網中太久,或成為猛禽的盤中飧,還要趕快抽血、測量、套腳環,將牠放飛。許育誠說,若是數量多,常要忙到半夜,甚至還曾因處理不完,將幾十隻鳥帶回寢室,和工作人員一起睡,整晚嘰嘰喳喳,好不熱鬧。熱情專業 讓太管處敬佩十多年來,許育誠團隊抓到的鳥約一萬五千隻,數量驚人,除記錄形值,研究採血、也調查是否有寄生蟲、禽流感。最近許育誠又有新的調查方向,要為鳥兒裝上發報器,追蹤牠們飛向何方。許育誠團隊長年監測為太管處提供彌足珍貴的基礎資料,但更讓太管處敬佩的,是許育誠對研究的熱情與專業。透過長年調查,可累積新繫放種的形值資料和遺傳樣本,同時也不斷更新各鳥種特殊海拔分布紀錄,目前園區內記錄到的鳥種,從二○○七年的一百五十二種,到目前已達二百一十三種。 前一篇文章 90歲退休校長 揪全家當義工 下一篇文章 台鐵新紀元 南迴通車 串起環島電氣化路網 熱門新聞 01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2【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雲梯2025.07.0105母雞誤闖雞翅餐廳 動保組織搶救2025.07.0206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2025.07.0407如是說2025.07.02085根還是6根手指?2025.07.0109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10【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丹娜絲襲台 13縣市停班課輕颱丹娜絲今明風雨最大 6縣市今停班課 住星際旅館 神遊外太空海上機器人 乘風破浪收海廢跨界藝術 蟲蟲變身創意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