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中人生】 陌生人也有善意《紐約茶館》

文/中玄 |2020.12.19
1815觀看次
字級

文/中玄

人生總有逆境之時,也處處會遇到困窘、無助之境,此時,伸出援手,給予幫助的,有時是親友,更多的時候,卻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這與小時候大人教導我們的:「不要相信陌生人」相違。其實,人心本善,在能力範圍內,看見別人有難,總會伸手援助,否則社會何以有那麼多善款、善人呢?

《紐約茶館》這部電影,以一位從水牛城攜帶兩個兒子,逃避有家暴行為的丈夫的女子克拉拉為主軸,來到紐約想為自己重新找出路,也為兒子在都會尋找夢想。但自己的公公拒絕借她錢,到了紐約,又怕警察丈夫循線找到她,不敢使用手機和信用卡,以致生活陷入困頓,特別是在嚴寒的冬天。不得已,她到處找可食之物、可宿之所,有時甚至不得不混入宴會場所,挾帶食物出來;有時翻翻餐館後面的回收桶,揀選食物給兩個兒子裹腹。最終,她找到可供三餐的街民供食教堂,才暫時免於最迫切的飢餓問題。

看似悲情的主軸,卻因有了一間俄羅斯移民經營的茶館而改變。這家茶館叫「Winter Palace」,意即寒天裡的皇宮,更隱喻是來自遠處的陌生人。果然,克拉拉與這所無力經營,面臨存亡的茶館餐廳老闆相遇後,透過餐館呈現紐約不同階層民眾生活的劇情,這些人來自各處,有工作屢屢碰壁,最後淪落街頭,差點凍死的失業年輕人;也有身兼多職熱心助人,卻幫不了自己情感的醫院護理師;更有一位在獄中學得一身經營餐廚好本事,準備發揮所長的青年,以及天天為惡人客戶辯護打官司,卻心懷深切罪惡感的律師等等。

在導演巧妙安排之下,這些人彼此因有著正義和行善之心,從陌生人變成相互幫忙的朋友,團結和互助,使他們都有好的結果,找到生活方向或感情的歸宿。

《紐約茶館》全片常以夜晚為背景,呈現較陰鬱的一面,正如克拉拉最初逃離家庭,面對黑暗的窘困;但人生只要不放棄,靠著自助,人助也常來臨,終能見到朝陽升起;特別是人助,常來自陌生人。

我們小心陌生人,但也沒必要過於排斥陌生人的援手,有時,我們自己不也常幫助不認識的陌生人嗎?日本三一一大地震時,誰捐款最多?不就是我們台灣人嗎?但我們認識那些日本災民嗎?當然不認識,我們只是善意的陌生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