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 電話亭 文/林一平 |2020.12.08 語音朗讀 22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一:作者繪華生 圖/林一平 圖二:K2紅色電話亭 圖/林一平 圖三:上海的電話亭 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電話亭已逐漸退出歷史的舞台,但其演進相當有趣,反映不同時代的社會現象。公用電話或付費電話(payphone)在貝爾(Alexander Graham Bell)成立電話公司的第二年,亦即1878年時就開始提供服務。1883年後在旅館等場所的室內,更設有豪華的付費電話亭。電話亭外有電話公司的服務員(telephone company attendants)負責在客人打完電話之後收錢。為了對付有人打霸王電話,某些電話亭甚至有萬全(fail-safe)的收錢妙招──在客人打電話時,鎖住電話亭,沒付錢就不開鎖,非要收到錢後才甘休放人。世界最早的電話亭是貝爾的助手華生(Thomas Augustus Watson;1854– 1934;圖一)發明的。據說他在進行電話實驗時嫌街道太吵雜,將毛毯掛在家具四周,人趴在下面講話,是為「電話亭」的原創想法。另一說法是,電話的實驗雛型收訊不佳,華生和貝爾必須大聲互吼。他的房東受不了,要求他們別吵,只好以毛毯消音。華生於1883年設計第一個室內「商用」電話亭,以豪華木料製作,有通風孔、窗戶、窗簾、桌子、筆,以及墨水。後續電話亭架設在室外,花樣更是繁多。1920年,英國郵局在街頭擺起K1 (Kiosk No.1) 電話亭,之後由建築師史考特(Giles Gilbert Scott; 1880–1960)發明了K2紅色電話亭(圖二) ,是倫敦街頭紅色電話亭的始祖。但公用付費電話常遭破壞(因為有人想竊取內部的錢幣),尤其是在聽筒部分,大概沒偷到錢,就敲壞聽筒洩恨。最有趣的是,電話亭在美國一些國家公園很神祕的被毀損,甚至被打扁。原來是動物交配季節時,發情的北美麋對於其地盤很敏感,看到電話亭玻璃反映自己的身影,以為是情敵,當然就會奮力一擊。上海電信博物館以蠟像模型還原1980年代上海弄堂口的公用傳呼電話亭(圖三)。這類公用電話亭強調功能,主要為滿足公眾打電話的需求,分為「雙彩亭」和「單鐵亭」兩類,以敞開式和附壁式為主,不遮風不避雨,通話的私密性也得不到保障。上海大部分是弄堂格局,不似北京的四合院,因此電話亭設在弄堂口,以利民眾使用。電話亭內坐著傳呼電話阿姨,只要阿姨一叫,表示有電話打來,人們就得放下任何手中正在做的事情,飛奔到弄堂口接電話。今日台灣,行動電話已幾乎完全取代公用電話。2016年我訪問上海,竟在黃浦區的麵筋弄,看到一座傳呼電話亭,由一位將近80歲的阿姨管理,真正嘆為觀止。♣ 前一篇文章 生命的彼此釋放 下一篇文章 【雲端芸語‧ 每日一思】 自然安然 熱門新聞 01如水的歌聲2025.10.1902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多元宗教慈善關懷2025.10.2003【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2025.10.2104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5祈福.勝尾寺2025.10.2006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7【小城故事】 兩冤家2025.10.2108行動奶奶傳奇 1年淨化52海灘2025.10.2009【歡喜收穫】 圓一個幸福園藝夢2025.10.21103佛光人行佛敬老孝親 老人節獲表揚2025.10.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城市浮光】 從大阪萬博看台灣【詩】 馨香【歲時.節氣】霜降──草木搖落露為霜【我行遲遲】一縷清寒見梅香【小城故事】 兩冤家【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 作者其他文章【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閃文集】 光影的旅人 ──勞勃.瑞福【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閃文集】羅蘋的情人【閃文集】黃金杯【閃文集】印刷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