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最近有一部爆紅日本漫畫,以品嚐葡萄酒為主題,不知道台灣人會不會因漫畫的風行,而將乾杯的豪飲習慣逐漸轉化為「品酒」。
在台灣,不管什麼事都要「愛拚才會贏」,飲酒文化也是在於「拚酒」,當社會價值觀著重於奉行「拚搏」,筆者懷疑,到底我們還有什麼文化可以累積沉澱,且經過發酵,能讓人細細品味而回味再三?
台灣今天的酒後駕車肇事率,即便是重刑伺候仍居高不下,關鍵就在社會以「拚酒」與「豪飲」,作為展現誠意與友誼的民風無法改變,而今雖然由東洋引進的「品酒漫畫」暢銷,但能否潛移默化改變台灣的「拚酒文化」,需要時間來證明。
在西方,懂得品嚐葡萄酒,是顯示一個人的文化與品味,還是必須的社交禮儀,形成品酒與談酒的文化氛圍,台灣人不一定要像西方人如此「雅痞」,但拚酒後,酒不是變成排泄物或嘔吐物,要不就成為鬧事的藉口,凸顯「缺乏酒品」的劣質台灣性格。
希望這次從日本輸入的「品酒文化」,就算不能改變台灣的「拚酒文化」,至少讓台灣人在喝酒時,能多點飲酒的「真文化」,而不是牛飲的「次文化」,降低「酒後肇事」的劣質文化,養成「喝酒不開車」的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