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觀點】 論海瑞立意 挫抑豪強

文/嚴陽 |2020.12.01
892觀看次
字級

文/嚴陽

任何年代、任何地方,貧富差距都是一種客觀存在,對於這樣的現象,該如何認識?如何對待?是大哉問。歷史上,有人認為只要對豪強之人予以挫抑,從法律與政策上努力向弱勢貧窮的一方傾斜,予以扶持就可以解決,如被後世之人譽為「海青天」的明朝清官海瑞就是一例。

海瑞曾巡撫江南,在此期間,他「立意挫抑豪強」,提出一系列有利於窮人的政策。比如,不許地主收取地租,不許債主索還債務等。對於這些政策,明朝文學家沈德符提出了這樣的疑問:「妄禁不許完租,夫租既不完,稅何從出?致佃戶賴租,產戶賠稅,膏腴荒廢,國賦何所出辦?又不遵明例,妄禁不許還債。夫債不還於今,則借不通於後,致使日用雖急,稱貸無門,束手待斃,危困何以自蘇?」(《萬曆野獲編》第二十二卷「海忠介撫江南」)

在情理上,每個人都應該富有同情心,對於弱勢群體予以更多的關注及可能的幫助,但是對於手中握有一定權力的人來說,由於他承擔了相當的社會責任,更應如此。但是,單純地對豪強予以挫抑,對富人的財富採取剝奪的社會治理方式,恐怕於事無補。試想,不許佃戶收地租,窮人的困境似乎得到了紓解,但是佃戶完租乃是地主向國家納稅的前提;地主納稅了,國家政權才能順暢運行;至於能夠順利地收回放貸的資金,並從中謀得一定的利益,正是放貸者之所以願意放貸的原因。

在明代,以海瑞的社會地位,能夠為佃戶、赤貧及需要借貸的窮人們著想,是相當不容易的,但這些想法太過理想化,並缺乏可持續性與可操作性,因此縱然能得到部分佃戶的些許掌聲、赤貧與需要借貸者的若干歡呼聲,但是,要將這樣的政策能夠真正付諸實踐,事實上是十分困難的。即便是換了不同性質的國家治理方式,其可行性依然為零,除非是希望社會共同貧窮,政權垮塌,因此,海瑞的政策只能說,那是沒有經過周延思考下的產物,絕不具有實踐性及可持續性。

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人性的弱點是很難改變的,例如一般人會希望盡可能少做一些,這樣的心態稱之為惰性,另一方面又希望多拿一些,這是貪欲;海瑞顯然是身處在一個制度相對腐朽、社會分配極度不公的年代,想要採取類似於後世之人「鏟墩填塘」、「共同富裕」的做法,但實為不識時務,罔顧現實情況且過於理想主義,最終走向失敗也是必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