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世界圖。圖/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提供
淨土法門歷久不衰的原因,在於易修易持,有所謂「千經萬論,導歸極樂」的統攝八宗之勢。除了祖師大德親見彌陀、放光見佛、往生瑞相等事蹟外,歷代緇素及物類的往生實錄,也都令人生起無比信心。
星雲大師說,佛國的完成不在他方世界,也不在未來時光,而在當下人間淨土的建立,現世人生的莊嚴。因此,淨土行人希望求生淨土,就要以現實的世界做為立足點,老實念佛、修持,淨化我們現世生活。尤其對現代的家庭,對忙亂的社會人生,淨土是安定我們身心的殊勝法門。
極樂世界圖
軸/清代(1644~1911)/丁觀鵬/紙本設色/高295.8公分寬148.8公分/台灣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描繪西方極樂淨土的莊嚴。主尊阿彌陀佛雙手結彌陀定印,頭頂放光,光中化現十方諸佛。觀世音和大勢至菩薩分坐佛兩側,三聖像前繪菩薩、羅漢及伎樂天等,另有來迎菩薩躬身迎接往生者。畫幅下方繪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及七寶蓮池,其間羅列共命鳥、孔雀、鸚鵡及迦陵頻伽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七寶蓮池中蓮花盛開,花上化生人物或為比丘,或為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