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澳斷橋調查出爐 吊索防水劣化生鏽釀災 |2020.11.25 語音朗讀 194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去年10月1日南方澳跨港大橋崩塌,造成6名外籍漁工罹難,12人輕重傷。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今天公布「南方澳大橋斷裂重大公路事故」最終調查報告,發現斷橋可能的肇因共計4項,包括南方澳大橋位於漁港出海口,屬重鹽害、高溼度區域,大橋於使用多年後,吊索系統防水設施逐漸劣化,部分鋼絞線嚴重銹蝕,事故發生前,吊索有效殘餘截面積僅剩約22%至27%,導致中油油罐車行經大橋時,因吊索系統生銹鋼絞線之殘餘強度無法承受負載而斷裂。去年10月發生南方澳大橋斷橋意外,造成6死、13傷,震驚全國。運安會表示,當大橋吊索系統開始破壞,橋面大梁鋼構應力隨著吊索破壞數目增加而逐漸上升,當吊索全數破壞時,橋面大梁鋼構已產生顯著破壞,導致大橋斷裂崩塌。運安會說,南方澳大橋為一雙叉式單拱設計的特殊性橋梁,應定期執行特殊性橋梁檢測。但在事故發生前,我國橋梁屬性定位及主管機關相關法規不完整,特殊性橋梁檢測方式及規範指引不完備,且未落實執行,導致該橋於竣工後執行過的7次橋梁檢測皆為定期「目視檢測」,且事故前3年7個月間,未有任何橋梁檢測作業。南方澳斷橋最終調查報告出爐。圖╱邱瓊玉運安會表示,除了可能的4項肇因外,還有與風險有關的調查發現12項、其他調查發現14項、運輸安全建議6項,分別致全台各橋梁主管機關、交通部、宜蘭縣政府、亞新工程顧問公司等。其中和風險有關的則有12項,包括南方澳大橋所屬道路多年來不屬於公路系統,導致沒有公路法定義的公路主管機關,依循相關規範進行檢測、評估、維修及補強作業;交通部航港局及台灣港務公司皆非公路法定義之南方澳大橋公路主管機關,未能了解橋梁相關維護及檢測方式,故多年來皆執行一般性巡查及維護工作,而非養護、補強及檢測工作。運安會表示,南方澳大橋重要構件多數設置於拱架、鋼箱梁或套管內,僅靠目視檢測甚難發現內部劣化情形,勘查結果顯示,大橋13組橋面錨定機構內、外壁有不同程度之乾漬水痕,部分低邊鋼板上緣及外壁有溢出之乾漬水痕及銹蝕現象,顯示錨定機構內曾發生積水狀況;大橋吊索系統鋼絞線表面鍍鋅層厚度不均勻,可能影響耐蝕性。不過外界質疑,錨定機構內曾發生積水狀況,是否和設計不當有關?運安會委員葉名山表示,確實是在設計的時候沒有考慮出來,因為沒有設計排水孔,至於是不是設計不當,交由主管機關、司法單位認定。南方澳大橋斷裂事件模擬圖。圖╱邱瓊玉南方澳大橋事故主任調查官王興中說,那個地方不應該積水,如果防水機制完整的話,不應該有積水。不過王興中也說,這地方有沒有設計排水,我們是從事後來看,如果有排水會更好,橋梁設計施工驗收維護是環環相扣,如果防水機制有做的話,水就不會從套管進來。至於設施劣化,肉眼是否看得出來嗎?王興中表示,防水膠條劣化,如果有定期檢測,應該是看得出來。 前一篇文章 老翁醫保付現被拒 陸要求解決長者數位困難 下一篇文章 美國史上最高票 拜登8000多萬票創紀錄 熱門新聞 01【中醫專欄】新冠再流行,出入請小心2025.06.2802【生活智人139】 數學家 庫查司基:在不確定中學習信任與懷疑2025.06.2803【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臨症不脫逃 攜手向前行4】壓力來時,學習巧妙應對!2025.06.2806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7新義工發心服務 佛光緣美術館授證 2025.06.28085月為佛教傳統文化月 加拿大密市宣布2025.06.2809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10新北市府宗教諮詢委員 金光明寺獲聘2025.06.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北市電動公車 共享充電場域啟用大岡艦、永陽艦 功成身退防空避難 內政部指引出爐賴:大罷免 為恢復國家秩序綠挺大罷免 藍白批走向獨裁台中海洋館 聯絡道路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