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眾星球 碰撞歧異世界

 |2020.11.23
1116觀看次
字級
瑪利安.莫里(Marianne Morild)的作品《大地的邊界》。圖╱北美館提供
第十二屆台北雙年展將美術館視為一個模擬天體運動的「星象廳」,受邀的藝術家、行動者和科學家探索不同「星球」之間的引力。圖╱北美館提供
美國團隊Milliøns建築工作室的全新委託創作《建築的鬼田》。圖╱北美館提供

【本報台北訊】第十二屆台北雙年展即日起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該展由法國哲學家布魯諾.拉圖(Bruno Latour)與法國獨立策展人馬汀.圭納(Martin Guinard)共同策展,五十七位參展者來自二十七個國家地區,並邀請台灣獨立策展人林怡華策畫公眾計畫。

本屆雙年展主題為「你我不住在同一星球上」,企圖以星球的角度審視人們價值之間的差異及其所帶來的影響,並對當前持續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和日益惡化的生態危機提出詰問。

拉圖和圭納指出,人們對如何讓世界保持宜居的分歧日益擴大,這不僅因為彼此政治意見相左,更關鍵的原因在於我們對地球現況的認知似乎毫無共識,「甚至有些人直到今天還認為世界是平的」,人們彷彿各自立足於擁有不同特性和負載力的星球上,造成個人在感受、行動,以及預測未來時的歧異。

本屆雙年展將美術館視為一個模擬天體運動的「星象廳」,受邀的藝術家、行動者和科學家探索不同「星球」之間的引力;每個星球都體現了不僅在外觀且在物質上都相異的世界。包括無視星球極限而堅持實行現代化的「全球化星球」;感到被全球化背叛而意圖築牆與外界隔絕的「維安星球」;少數特權人士想在火星定居以避開世界末日的「脫逃星球」;無法負擔昂貴星際旅行轉而安身於形上學信念中、探討存有本質的「另類重力星球」; 以及關心氣候變遷並試圖調和經濟繁榮與星球負載之間平衡的「實地星球」。

藝術家秦政德與其協作者完成的「在冷戰裡生火」,以士林及北投的軍事和歷史背景為主題,將台灣冷戰時期地下防空洞及防禦設施相關的各種裝置和文物排列組合而成,談論當時國家如何進行監控、維持黨國政權。

系列公眾計畫

尋求全新路徑

北美館與雙年展本身也成為生態研究計畫的一部分。由Stephane Verlet-Bottéro、蕭麗虹及蔡明君共同製作的計畫「儲回大地的藝術」,將系統量繪二○二○台北雙年展對生態所造成的影響,嘗試從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角度理解展覽的物質性存在。而自今年起,北美館將與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進行為期數年的合作計畫,在台北進行大範圍的多樣生態林地保育工作。

北美館表示,雙年展期間將舉辦一系列回應展覽時空脈絡並從在地出發的公眾計畫,代表不同星球之間碰撞的時刻。此一計畫以「協商劇場」為開端,邀請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的學者及五所大學的學生,藉由爭議中利害關係的角色扮演及代言,如說客、法官、非政府組織、地方政治家等,以情境模擬討論氣候變遷覺察、核廢料處理、塑化劑究責、離岸風電建置爭議以及助孕科技等當下社會議題。

此外還將舉行由獵人、海洋學家和人類學家領隊的三日徒步工作營「通往世界的獸徑」,跨學科團隊將帶領參與者運用身體的感知穿越地圖邊界的土地,並共同構想出一條新的路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