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年人類出版史上誕生一項新的世界紀錄。一本書從寫作到讀者閱讀,前後只用十個小時。
為紀念世界圖書日(四月二十三日),德國人決心做一件驚天動地的事;半日出書。那次活動的主辦者是位於梅因茲的閱讀基金會和科隆文學會館,被邀請的四十多位作家,在限定的時間內各自完成即興的命題文章,文稿完成後,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編輯、印刷、發行,這一切在一天內完成。
整個活動的參與者達到一百五十人左右,其中包括作家、編校人員、印刷裝訂工人、出版社成員、運輸工人、活動承辦者、書評家等等。
而全部書籍銷售所得是捐給一個名為Cap Anamar的救援組織,用於資助阿富汗的一所女子學校購買教科書。由於那次活動的慈善性質,每位作者不領取稿酬,只取樣書一本。
這本載入史冊的小書堪稱名副其實:《速度酖酖世界圖書日之創造性冒險》(Tempo.Eim kreatives Abenteuer zum Welttag des Buches)。參與寫作的作家們圍繞著「速度、旅行、文學」這一主題各抒己見,展開玄思妙想。
早上七點四十五分,作家們得到各自的題目,腦筋飛速地旋轉。八點,作家們開始振筆疾書。十點,全文的統一編校開始。
十二點,開始印刷。承擔印刷任務的是傳統的海德堡KSBA手動印刷機,採用膠印技術,特種的油墨快速易乾。餘下的工作全部由手工完成,裝訂、上膠、切紙,直至給書脊的上下端加固定布片等,各個工序都一絲不筍。
下午五時許,第一批裝訂完整的圖書離開印刷廠,先由贊助商之一的三菱公司的貨車運至火車站,承擔接力任務的是另一贊助商德國鐵路,採用德國當時速度最快的城際高速列車(ICE),運往柏林、漢堡、斯圖加特、杜塞爾多夫、威斯巴登等城市的世界圖書日分會場暨分銷點。
該書當時定價二十歐元,對於這樣一本九十六頁的薄薄小冊子來說,可以說價格不菲。但由於該次活動的慈善性質,加之該書本身所具有的收藏價值極高,因此銷售速度十分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