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然為師】 上山採野菜

文/李端 |2020.11.04
831觀看次
字級

文/李端

從年輕時,就經常和二姐利用假日登山健行,足跡遍及台北盆地四周的陽明山、大屯山、碧山巖和四獸山等。兩人輕裝簡行,藍天白雲為伴,青山綠水為侶,眼觀鳥飛、蟲躍、蝶舞,耳聽溪水潺潺、山風颯颯,鼻聞淡淡的青草香與野花香,滌濾了一身塵俗。

有一次偶遇幾位健行同好,彼此素昧平生,卻笑容可掬互相問好。道別時驚喜地獲贈一袋野莧菜嫩葉及新芽,返家後用最簡單的方式素炒,味道竟意外鮮美。此後,我和二姐登山時時,便多了採摘天然野菜的樂趣。

剛開始,摘的是常見的咸豐草、昭和草,而山萵苣和蒲公英的嫩莖葉因為有些苦澀,必須先用沸水川燙後再炒或煮湯。我和二姐都覺得味道不錯,可是姐夫卻十分排斥,夫妻倆經常為此「答喙鼓」。姐夫還向外子「投訴」,如果我們姐妹倆誤食毒草,那可就不是鬧著玩的!

外子也覺得安全第一,於是購買了上、下兩冊《野菜》,書裡對每一種野菜的外形、可食用部位以及料理方式,都有詳細文字說明,並且附有精美的彩色照片。翻閱後,方知自己對野菜的知識有如「井底之蛙」,印象裡,野菜不過十來種,書裡羅列常見的可食野菜卻將近三百種,山巔水湄處處都有它們的蹤跡。

外子叮嚀我「有小心有保庇」,採野菜時務必詳實對照書中文字說明以及照片。往後,我和姐姐登山便隨身攜帶著這兩本「葵花寶典」。

我們倒沒有神農氏遍嘗百草的野心,而是多了認識各色各樣野菜的好奇心。一路上遇見不知名的植株便按圖索驥,在「賓果」的剎那無不開懷而笑,也相繼得知黃鵪菜、苦苣菜、薺菜、苦蘵、鴨跖草等數十種野菜的樣貌;每認識一種,就如同在曠闊的林野中多交了一位能夠稱名道姓的好朋友,心情暢快之餘,也開闊了視野與胸襟。

野菜認識得愈多,就愈佩服它們所展現的強韌生命力。野菜賴以生存的空間,大多是貧瘠的山坡地、荒涼的曠野,甚至是人跡雜踏的登山路徑旁。它們不畏夏日豔陽曝晒、寒冬冽風吹襲,亦不懼暴雨狂降、乾旱地裂,隨著四季運轉,始終默默承受種種嚴酷考驗,以堅毅之姿立足天地之間,更吸取日月精華,蘊涵了可供食用的養分。

看似柔弱的小小軀幹,卻蓄積了巨人般無比強大的力量,讚歎欽佩之餘,不但以有此「好友」為榮,更肅然以之為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