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從昨天開始舉辦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會議將審議通過二○三五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規畫,消息傳出未來會以「雙循環」模式作為核心,更會發展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突圍美國制裁,而先前被傳出落馬的中共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及前總理朱鎔基,在會前接連現身,被外界分析恐怕代表擁美派,暫時占上風。
這次黨內高層級決策會議登場時,適逢新冠疫情、中美對抗、外交形勢險峻、全球經濟衰退,因此備受注意。而會議不僅將研議十四五規畫(二○二一至二○二五)的建議方案、還將推出前所未有的二○三五年遠景目標。有專家形容,五中全會的實際影響力,不止於二○三五年、更延伸至少二十五年,即跨越新中國建國一○○年。
雙循環:應對中美衝突戰略調整
不僅大陸國內、外資亦非常關注中國的十四五規畫,因為它與投資布局息息相關。安德思資產管理公司董事總經理陸修泉(Brock Silvers)向BBC中文網表示,「新的五年計畫似乎可能反映出兩大主題——經濟復甦和減少美國的影響」。
其中,中國疫情緩和後,經濟復甦呈現良好勢頭;但市場關注的是,這份五年規畫能否保障中國中期、乃至長期經濟復甦,以返回疫情前水平。
事實上,十四五規畫在今年七、八月間逐步成形的同時,大陸中央高層在各種場合頻密提及「雙循環」,即「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外界普遍認為,即將結束的十三五規畫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可以推測十四五的主線將是「雙循環」。
在此前提下,中國可能會宣布一些新的科技投資、支持企業、經濟刺激等措施,但同時實施足夠的市場開放措施來阻止美國進一步脫鉤。
將致力解決卡脖子關鍵技術
大陸券商國泰君安則認為有七大具備潛在利多的領域。第一點是綠色發展新能源,推進綠色發展,大幅提升環保要求,新能源發展正當時;第二是科技發展自主可控,國內國際「雙循環」,關鍵技術自主可控也是重要一環,未來五年將不遺餘力解決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尤其關注半導體、5G等。
第三則是人口結構醫藥消費,大陸人口結構將發生深刻變化,人均收入也靠近高收入國家水準,消費率提升和消費升級將愈發明顯,醫療消費也將向上一新台階。第四是養老服務,看到「十四五」期間大陸老年人口將突破三億人,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對養老服務社會保險,標準化養老服務;社區養老、居家養老;養老服務資訊化建設;養老醫療器械等的需求極大。
第五是城市群整合與新基建,依託大都市群,區域發展極化、分化特徵更明顯,突出新基建和智慧城市。第六點是疫情常態化防控,因此利多包含醫藥、醫療資訊化、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行業。第七點則是消費升級,內需將是新動能;貧富差距帶來消費端貧富差距,「中產隊伍」擴大,消費結構也呈現出線上化、服務占比提升,新消費「互聯網+」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