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風景】 診斷到不了的遠方

文╱阿布 |2020.10.21
823觀看次
字級

文╱阿布

人們提前上網掛號,忍耐還沒吃晚餐的飢餓,塞在下班時間的車陣裡緩慢移動著。診間的叫號燈已經好久沒有改變數字了,空調恆溫,走廊上日光燈依然亮得令人發暈,但窗外的天空已經完整的暗下來了。夜色裡城市的燈光逐一點亮,一座漂浮在黑暗中,安靜的島。

大人帶著孩子來到這裡等待,時而拿起手機煩躁刷了幾下,螢幕亮了又暗,等待那高懸的紅色燈號「叮咚」一聲,叫到自己的號碼。

在小小的白色診間裡面,人們期望得到的是什麼呢?一位穿白袍的權威?一行寫在病歷上的診斷,一袋藥物,或是一個解開困境的可能?

我時常在想,眼前的家長是帶著怎麼樣的心情進到診間的?短短二十分鐘左右的交會裡最令我好奇的是,到底是怎麼樣的困境,會讓人必須從忙碌的日常生活中硬生生擠出空檔,耗費幾乎是一整個晚上的奔波與等待,去換取一個解決的可能?

而有時家長希望的,竟也不是治療,而只是紙上的一行診斷:診斷的有或沒有,是與不是,讓候診前漫長的等待,彷彿是在尋求神諭時的祈禱,或靜候判決前的肅穆。每個人看待診斷的反應均不相同,有些人聽到沒有診斷便喜出望外(原來我是「正常」的),有些人被下了診斷反而鬆了一口氣(原來不是我的錯,是我真的有困難);診斷對某些人來說是欲除之後快的汙點,對另一些人卻可能是救贖。

在兒童精神科的領域裡,許多診斷常依附在「情境」之中,或在「關係」裡才得以顯現全貌。但疾病診斷給人的刻板印象太過強烈,有了診斷,很容易就直接被帶入到「個案有病,需要治療」的結論上,而忽略其他需要考慮的面向。若缺乏這樣的理解,人們常會誤以為診斷就是一切,有了診斷,責任就可以完全歸諸於疾病,或是治療的成效上。

但精神醫學的診斷並不像腫瘤切片或細菌培養那麼篤定,那樣置於科學的無菌玻璃罩內無法改變。對於緩解受苦的臨床醫學來說,診斷並不是唯一,也非不容挑戰的絕對真理,畢竟我們心知肚明,任何檢測都有可能伴隨著偽陽性與偽陰性(即使切片或培養報告亦然),診斷的下與不下、在何時需要下,都是權衡拉鋸之後的結果。短短幾個字的診斷無法代表個體所陷入的複雜困境,只能夠是統計的標籤、溝通的術語,亦是一種分類,或者有可能成為一種理解的道路。

然而我們時常會忘記,診斷也有可能會限制住我們的理解,讓人誤以為當道路在此終止,路的兩旁所見即為全貌,而忽略遠處可能有更重要的風景。那樣的遠方已經離開了路,鮮少有人踏足其上。那裡可能有地形破碎的崩壁,或帶刺的玉山薊;那裡暗藏著風險與辛苦,卻也充滿著各種可能。只是此去之後,醫學已經不能再帶我們走更遠了,接下來的旅程可能伴隨著受傷與疼痛,也會需要大量大量的時間;那裡的風景只能靠自己的腳一步一步去探索、去發現。

那些診斷所到不了的遠方,或許慢慢的走,有一天也能夠抵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