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 打鐵與奏樂

文/王兆貴 |2020.10.20
1718觀看次
字級

文/王兆貴

說到打擊樂,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鑼鼓,東西方各民族幾乎都有,而且形制與形式多樣。在古代,鑼與鼓最初並非用於奏樂,而是作戰進退的號令,所謂擊鼓衝鋒、鳴金收兵,也包括官府出行時的鳴鑼開道,後來鑼鼓的功能逐漸演變為表演了。早期如三國時期的禰衡,擊鼓的藝術水平很高;近代如傳統保留曲目〈十番簫鼓〉,被佛門、道家稱之為「梵音」。合成詞「鼓舞」,既可理解為踏著鼓點起舞,也是一種民族表演形式,並由此成為提振士氣的借代詞。

一般人認為打擊樂吵雜,特別是傳統戲曲的開場鑼鼓,分貝很高,震耳欲聾,其實這完全是誤解。打擊樂的種類很多,如果說傳經佈道用的鐘磬、梵鈴、木魚等法器以及說書唱曲用的單鼓、竹板、鴛鴦板等算不上打擊樂,那麼,諸如帶絲弦的揚琴琤琮悠揚、多音階的木琴叮咚悅耳,則是名副其實的打擊樂。即便是單一鳴器,組合敲打起來,同樣富於韻律美。

最為典型的,當屬博物館和古裝戲中看到的編磬、編鐘了。這些打擊樂,只有在宮廷或大型祭祀中得見,是所謂雅樂、禮樂,在坊間是玩不起的。但是,坊間自有坊間的玩物和玩法,比如陶瓷碗、玻璃瓶之類尋常得見的器具,經過加水、調好音階,同樣能敲出悅耳的音樂。澠池會上,藺相如脅迫秦王擊缶,不就是敲瓦盆嗎?

到了現代,有打鐵與撫箏兩者並行,和聲竟出乎意料的動聽,令人歎為觀止。其他如打鐵與鋼琴、二胡等樂器合奏,效果同樣令人稱奇。

打鐵雖然不等於奏樂,但也並非和奏樂一點關係都沒有。

魏晉時期,竹林七賢的領袖人物嵇康,他有個癖好就是打鐵。須知,嵇康是中國古代十大音樂家之一,也是古琴曲〈廣陵散〉的傳人。他不僅有琴曲〈嵇氏四弄〉和專著《聲無哀樂論》以及《琴賦》存世,也對音樂的體認獨到,把琴器從禮義與倫理的附庸地位下剝離出來,由「器」變為「識」,從而走向獨立審美的藝術自覺。《晉書》對他評價頗高,可就是這樣一位「龍章鳳姿,天質自然」的高士,卻「性絕巧而好鍛」。說明白了,就是心靈手巧,喜好打鐵。

嵇康貧居時,曾與向秀在柳下打鐵自娛。或許有人會問,打鐵有什麼好玩的?如果你見識過打鐵,就能體驗到其中妙趣。操作過程中,師徒二人主從協調,起落有序,師傅時而點擊鐵坯,時而旁敲鐵砧,發出「鐺─鐺─滴個─鐺」的響聲,前兩下各一拍,後三下合為兩拍,中間稍作停頓。徒弟則按師傅敲出的節奏掄大錘,「鐺」的一聲砸下去,便是一個回合。打鐵過程中敲擊出來的金屬聲,節奏分明,連續不斷,如同打擊樂二重奏,煞是好聽。

這樣看來,嵇康打鐵並不全是因為好玩,除為補貼家用,也和他喜歡聽打鐵的音律有關。因此,木塊砸板凳都能為唱腔增強節奏感和震撼力,叮叮鐺鐺的打鐵聲,難道不是天然渾成的打擊樂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