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穗生態教育館 認識山林保育 物種平衡共生 文╱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2020.10.19 語音朗讀 24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灣野豬足印。圖╱人間社楊璽樺 麝香貓足印。圖╱人間社李美蘭 山羌足印。圖╱人間社楊璽樺 台 灣 獼 猴 足 印 。圖╱人間社楊璽樺台 灣 雲 豹 足 印 。圖╱人間社楊璽樺栩栩如生的動物模型,以真實比例呈現。其後是 館內的500歲紅檜木樹幹。圖╱人間社楊璽樺透過館方特製 的「手電筒」尋 找夜行性動物。圖╱人間社楊璽樺瑞穗生態教育館外觀。圖╱人間社李美蘭賞鳥牆。圖╱人間社李美蘭透過館方特製 的「手電筒」尋 找夜行性動物。圖╱人間社李美蘭巡山員的裝備。左前為「神級山刀」。圖╱人間社李美蘭「淺山妖怪傳說」特展,環境教育講師為學童解說 生態平衡及共生。圖╱瑞穗生態教育館 文╱人間社記者楊璽樺位於中央山脈東側的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因地形陡峭峻拔,一般民眾接近不易,無法體會原始森林的繽紛多樣性。為此,花蓮瑞穗生態教育館應運而生,讓民眾能近距離認識山林生態,進而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花蓮是台灣面積最大的縣,南北長約137.5公里,東西寬約43公里,全境高山多於平地。其中,位於花蓮縣卓溪鄉的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面積約1萬1414公頃,由於高山溪谷多,全區幾乎未經開發,生態豐富而多樣。為了讓喜歡大自然的民眾,能體會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內生物樣貌,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於2004年改建瑞穗工作站,以「綠建築」方式規畫為生態教育館,並自2005年8月啟用,主要目標為建立保護區調查資料庫,並成為保育教育交流平台。瑞穗生態教育館位於瑞穗國小對面,距台鐵瑞穗車站約200公尺,全館藉由各式解說媒材與展示,例如森林與動物模型、樹木拓印、年輪展示、足跡雕鑄、鳥類聲音及生態影片等,讓民眾可以一窺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動植物世界。陳列動物模型保護區搬進室內生態教育館共有兩層,一樓規畫為「特展區」、「常態展區」、「動物特區」及一間DIY教室;二樓則有「尋找夜精靈」、「賞鳥牆」、「山林守護者」等單元與一間視聽教室,播映生態影片。館內壁畫是描繪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的環境,其中有一棵頂天的紅檜木,樹齡高達500歲,是紀念工作站的鎮館之寶。紅檜樹齡可達千年以上,目前台灣的「神木」多屬於紅檜,其中最高齡為阿里山眠月神木,樹齡4100歲,這棵500年樹齡的紅檜,還屬於紅檜家族中的「年輕人」呢!館內陳列的動物模型,都是曾出現在保護區的動物,由館方以1:1等身比例製作,讓民眾了解台灣黑熊身高通常不會超過200公分;山豬其實長得小巧玲瓏;飛禽則是鳥類受傷救治不成,且形態保持完整,才由館方做成標本。其中的「尋找夜精靈」單元,可透過館方特製的「手電筒」,辨識出青蛇、蝙蝠等夜行性動物;「賞鳥牆」則依各種鳥類棲息的實際高度來觀賞,藉此認識保護區內的猛禽,如林鵰、赤腹鷹、褐林鴞、東方蜂鷹等。「山林守護者」單元,介紹俗稱「巡山員」的森林護管員,巡山員必需忍受惡劣地形和多變天氣,還要面對盜伐濫砍、非法捕獵者,工作辛苦繁重。其中展示的「神級山刀」,是巡山員用來披荊斬棘的工具,源自原住民的智慧,單面式木板刀鞘,構造簡單,卻可以防森林的溼氣,以及方便各式砍、削等刀法。淺山妖怪傳說建立正確保育觀當期特展「淺山妖怪傳說」,由館方挑選6隻淺山動物,設計成逗趣的卡通妖怪角色,透過各種情境設法解決動物們面臨的困境,包括路殺、農藥使用、棲地破壞及盜獵等,從動物的視角,激發參觀者的想法,思考人類與動物之間如何達到平衡及共生。其中之一的情境是:山豬看到玉米田很開心,準備大快朵頤之際,台灣獼猴和「萌獴怪」拿走玉米,告訴山豬不能吃農民辛苦栽種的玉米,應該到緩衝區找食物,這樣才能與人類和平共處。生態教育館的戶外空地,設置蜜源植物解說區,種植有馬兜鈴、馬利筋、射干、馬櫻丹、龍船花等蜜源植物,這些蜜源植物可以招蜂引蝶,也為生態教育館營造一個活潑有生氣的昆蟲樂園。魯凱雲豹傳說館方珍藏保育皮玉里野生動物保護區是台灣黑熊、台灣雲豹等稀有動物的故鄉,走進生態教育館,地面上有包括台灣黑熊、台灣雲豹、麝香貓、白面鼯鼠、山羌、台灣獼猴、台灣水鹿等各種動物的足跡雕鑄。根據魯凱族傳說,黑熊和雲豹原本是好朋友,總覺得彼此身上毛皮顏色太單調,於是決定互相彩繪。先由黑熊在雲豹身上彩繪許多美麗的斑點,之後黑熊就累得睡著了。雲豹較沒耐心,趁著黑熊睡覺時,拿著鍋底的黑色顏料為黑熊塗抹,在快塗滿時,只剩下胸前一小片未塗,黑熊就醒了過來,發現雲豹未遵守約定,因此生氣與雲豹斷交。這也是台灣黑熊胸前有一道白色新月斑紋的由來,也從此,只要有黑熊出沒的森林,就沒有雲豹的蹤跡。館內陳列一張從日治時代保留至今的「台灣黑熊皮」,是2005年開館之初,民眾捐贈做為生態保育推廣之用,讓參訪者了解台灣黑熊面臨的危機。館內也珍藏一張可能已經滅絕的台灣雲豹毛皮,這是花蓮縣奇美國小一名教師所捐贈。這名教師在得知館方為生態教育所做的努力後,將全長161公分的「台灣雲豹皮」捐贈給館方,作為環境教育和生態保育推廣。 前一篇文章 吳沙紀念館 名垂竹帛無雙士 功闢蘭城第一人 下一篇文章 晶美術館 華人百年巨匠 名家藝術大展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澎湖生活博物館 菊島民俗風情 海洋文化印象花蓮鐵道文化館 鐵道文物大集合 回味早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