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生活博物館 菊島民俗風情 海洋文化印象 文╱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2020.08.24 語音朗讀 22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館徽。圖╱澎湖生活博物館提供 澎湖生活博物館外觀。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菜宅」模+型。圖╱人間社記者陳秀卿 乞龜模型。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迎接旅人的澎湖人「笑臉」照片。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中學生書包,官防。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澎湖建築使用的大槌子。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石敢當。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館內展示的媽祖信仰。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手持「涼傘」走「套路」的報馬仔。圖╱人間社記者楊璽樺 文╱人間社記者楊璽樺澎湖開發甚早,這個由90座大小不一島嶼構成的群島,有大半年時間颳著風,因此造就許多獨特的地理與風俗民情。位於馬公市的澎湖生活博物館,以「澎湖人」為軸心,展現澎湖的人文歷史風貌,是認識澎湖的好去處。澎湖曾出土新石器時代的粗繩紋陶,見證至少在5000年前已有人居,不過最早的文獻紀錄則在隋朝。由於開發年代久遠,因此擁有豐富的文化及歷史古蹟,自1998年起,地方就倡議一座以「澎湖人」為主體的博物館。經過10餘年的籌建,澎湖生活博物館於2010年4月3日開館營運,館內展示實體文物與縮景模型,生動展示廟埕的涼傘手、報馬仔、乞龜、小法、五營犒軍、宮廟彩繪、蒙面女、石滬、澎湖厝等地方文化與生活情境。澎湖生活博物館的外觀,從側面看,有人說像「海浪」,有人說像當地傳統建築的「馬背」,不管印象如何,都足以代表浪裡來、浪裡去的澎湖人家生活寫照。這座由已故澎湖人林獻瑞建築師設計的博物館,也說明當地人刻苦耐勞的生命力及生活態度。博物館的館徽,頂端的黃色花瓣,是澎湖縣花「天人菊」,也構成太陽圖案,象徵在烈日下,澎湖人的生存韌性;中間紅色的閩南式古厝馬背,意味趨吉避凶,說明澎湖人重視家族與文化傳承,而「家」也是最好的避風港;下半部藍色的部分有「漁船」與「海浪」雙重意涵,展現澎湖人靠海維生,與海洋共存榮的精神。人像牆 笑臉迎賓走進一樓大廳,迎接旅人們的是澎湖人的「笑臉」照片,這些臉孔,或在咕咾石牆前、或在灶腳、或在跑香隊伍,年齡層涵蓋老、中、青、嬰兒,每張臉都洋溢歡樂,彷彿邀請旅人前來聽澎湖的故事。信仰媽祖其實澎湖的媽祖廟並不多,但自早期的水兵、漁民、船戶、依海營生的縣民們,對媽祖都有虔誠的信仰,祈求海上平安。澎湖最古老的媽祖廟「天后宮」有400多年歷史,至今已辦理8次海上遶境,遶境範圍廣遍澎湖全島各漁港海域,出動的漁船,移駕的船隊聲勢浩大,場面壯觀。村落的守護神「營頭」在澎湖各村莊角落,常可看到水泥搭建的小房子或小圍牆,擺置烘爐和竹符,稱為「營頭」,讓神兵、神將屯駐。分別安置在村落的東、西、南、北、中,稱為「五營」,村民以菜湯飯或清香素果供奉,是村落防衛的第一線,地方相信有「五營」守護,能鎮壓邪靈和驅除疫鬼,讓村民生活更加安心無虞。為村里服務的「小法」「小法」是專屬澎湖的民間信仰文化,與乩童同為澎湖廟宇和居民生活最密切的神職人員。小法祭祀為宮廟各種慶典、廟會表演重要儀式;小法師是由神明選定,需經3個月到半年的訓練,其中還需閉關49天,學會念咒、手印、請壇、召營、放營等,勞軍「五營」則是小法初試身手的考試。舉凡如鎮符、桌頭、犒軍、操營結界、開光、安胎、收驚、收煞等都可由小法來做。澎湖獨有的「石敢當」以石頭疊造而成的形式,為澎湖獨有。過去先民們認為住宅、重要大道、山頂、海邊,豎立「石敢當」可以鎮妖、避邪、止風、止煞,求平安,其中又以馬公市鎖港里的石塔為最高。庶民「報馬仔」「報馬仔」常於廟會場合打頭陣,裝扮誇張滑稽,動作俐落,手持「涼傘」走「套路」。除了探路之外,如果遇到居民觸犯禁忌,會以最快速度通知陣頭避開。直至今日,在澎湖廟會中仍看得到「報馬仔」身影。有擋風牆的「菜宅」澎湖人為了抵擋秋冬強烈的東北季風,在農田四周砌石牆保護農作,稱為「菜宅」。「菜宅」呈東西寬、南北窄的長條形狀,大多以咕咾石堆砌,不需要用水泥或石灰黏著,以保留石材間的縫隙,讓空氣流通,有助農作生長。居民大多就地取材,以咕咾石疊成的菜宅通常較穩固,也有用珊瑚礁岩或玄武岩堆砌。生活記憶牆博物館3樓,有記錄澎湖各時期的「菊島大代誌」生活記憶牆,包括宋元明清時期、日治時期、二次世界大戰後到1981、1982年到現代,共分4個階段,讓觀眾認識澎湖的過去和現在。此外,澎湖地處離島,早年醫療設備缺乏,因此看病非常困難,加上西醫難覓,只能靠中醫或街坊鄰居的偏方;即便是孕婦,也沒有特別的待遇,更沒有特別的禁忌,除了不能上船作務之外,其他一如往常。館內陳列早年的藥碗、寄藥包、藥籤和中藥店的藥櫃等,見證澎湖人「知命、卻不認命」的生存之道。 前一篇文章 拱門迴廊懷古風 閩式建築藏珍寶 下一篇文章 【烏來泰雅民族博物館】最會織布民族 文化傳承印記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瑞穗生態教育館 認識山林保育 物種平衡共生花蓮鐵道文化館 鐵道文物大集合 回味早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