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 諸夷求學

文/嚴陽 |2020.10.15
875觀看次
字級

文/嚴陽

對一個國家來說,影響他國的方式很多,可以透過戰爭或武力的方式,乃至經濟援助等,來達到預期的目的。而在唐代貞觀年間,大唐王朝還曾經利用文化教育的方式來影響他國。

唐代史學家吳兢在《貞觀政要.卷七.崇儒學》中,有這麼一段記載:貞觀二年,詔停周公為先聖,始立孔子廟堂於國學,稽式舊典,以仲尼為先聖,顏子為先師……太宗又數幸國學,令祭酒、司業、博士講論,畢,各賜以束帛。四方儒生負書而至者,蓋以千數。俄而吐蕃及高昌、高麗、新羅等諸夷酋長,亦遣子弟請入於學。於是國學之內,鼓篋(謂擊鼓開篋,古時入學的一種儀式)升講筵(講經)者,幾至萬人,儒學之興,古昔未有也。

從這段文字裡,可以知道在貞觀之前,國子監是以政治家周公為先聖,但從貞觀二年(六二八)開始,周公的先聖地位被教育家孔子所取代,孔子的得意門生顏子(顏回)也備受尊崇。

唐太宗李世民對於國子監的重視,同樣讓人印象深刻。他數度親臨國子監,並請祭酒、司業、博士講解經史,講完了還賜給每人一束帛。此外,唐太宗還對國子監的太學生予以相當誘人的安排──如果讀通一部大經以上的經書,便可以入仕做官。

當唐太宗做出這樣的制度性安排,能夠想像的是,天下的儒生(即讀書人或知識分子),哪裡有不趨之若鶩的?依中國傳統文化,讀書人應該「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有可能的話,一定要爭取進入官場,為國家為社會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當有專業知識與能力的人,都匯聚在朝廷或皇帝的麾下,國家社會怎麼可能不進步、不發達?當國家無比繁榮與強大時,便有可能不戰而勝,周邊的四鄰自然會發自內心尊崇與佩服,嚮往並努力學習。這恐怕就是貞觀年間,吐蕃和高昌、高麗、新羅等族的首領也要派子弟到長安求學的原因之一。

中國歷史上,唐代的「貞觀之治」與漢代的「文景之治」等「治世」,都具有某些共同性,即當朝的主政者都傾向於開明、睿智與理性,把發展經濟、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對外很少發動戰爭、使用武力,更多的是靠自身經濟和文化的優勢,來獲得周邊國家的尊敬。也因此在這樣的時期,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關係,多數是友好與和諧的。

如過去日本的「遣唐使」,就是從貞觀年間開始。這一時期,還有很多外國人在唐朝做官,如突厥人阿史那思摩,被授予右武衛大將軍;另一位突厥人阿史那杜爾,官拜左騎衛大將軍,還娶了衡陽長公主,成為唐太宗的駙馬!

唐朝是一個高度開放和具有極大包容性的王朝,據統計,在唐朝當官的外國人就超過三千人,可以說,唐朝的強大,固然反映在經濟上、軍事上,更反映在文化、教育對周邊國家無形的影響力。這樣的影響力,比透過戰爭、經濟援助等方式帶來的影響,無疑是更加地強大、持久。

戰爭,難免讓人產生仇恨與敵對,而經濟援助必然會消耗本國相當的資源,進而對老百姓的生活質量產生消極影響。因此,這樣的唐朝,是不是更值得我們欣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