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畢業於政治大學教育系的年輕人,因為高中、大學時代編輯校刊的經驗,而決心致力於出版。若要給自己一個理由,那就是:出版是社會教育,是「沒有圍牆的學校」。
大學二年級時,李俊甫教授說:「教育就是影響別人。」深深影響王榮文,他覺得靠自己有限的見解學問是不足的,而出版事業正可以整合學者、專家、作者,以及挑選國外優良圖書,來完成推動教育的理想。
遊走理想與冒險間
一九七五年,遠流出版社成立了,王榮文說:「沒有理想,出版社無法讓人尊敬;沒有勇氣去做,理想就不可能實現。」
從《拒絕聯考的小子》到一九八四年以「化整為零」的概念推出「柏楊版資治通鑑」,以「雜誌書」的出版方式,改變了套書結構的風險,也改變了一般人讀書的方式。相對的,一九八六年推出的「大眾心理學全集」是「化零為整」,以單本書的累積來架構套書的企畫。這兩套大企劃,在當時看來都是空前的冒險,卻也帶來空前的成功,而潛藏在背後的,仍是理想與勇氣交織的出版實驗。
從立志做出版開始,王榮文就時常思考出版社與社會的關係;在這種不斷的追尋與探索的過程中,藉著與環境的對應,與許多的人和事件互動,使遠流漸漸成型、落實,病衍生新意。
當遠流以每年出版三百種以上新書的速度,一步步朝「沒有圍牆的學校」邁進時,背後已集結了許多才俊之士的智慧。他們也許是作家,也許是編輯,也許是行銷人員,以及出版週邊的許多人。因此,遠流有吳靜吉主編「大眾心理學全集」、有柏楊耗十年寫成的「資治通鑑」、有詹宏志主編的「胡適全集」和「社會趨勢叢書」、有周浩正主編的「實戰智慧叢書」和「實用歷史叢書」珥珥。
王榮文說:遠流是促進社會溝通的「媒介者」,而非「倡導者」,三十多年來通俗的書、嚴肅的書、短命的書、不朽的書,都在遠流的出版園地裡百花齊放,以介入每種領域、每個層面的讀書活動。
一個YL,四個IB
在數位時代,遠流希望建構一個博學多智的百科知識庫。
一個YL(Yuan-Liou)就是:既在遠流之內,又在遠流之外,以遠流出版品為出發,結合外界相關資源,予以加值設計,為上網讀者創造更高的閱讀價值,使有限的閱讀延伸為無限可能,遠流願成為個人及家庭終身的圖書館(Your LIB)。
四個IB就是:1.Internet Book-fair(網路圖書博覽會),2.In-telligent Bookshelf(智慧型的電子書架),3.Interactive Bookclub(線上互動的讀書俱樂部),4.In-formation Bank(博學多智的百科知識庫)。
期望經由長期的經營,Ylib遠流博識網得以透過書、作者、讀者的互動,達到整合知識資源,共建共享的目標,將Ylib遠流博識網發展為真正「博學多智的百科知識庫」,成為全球華文讀者通往世界知識的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