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真的要停灌嗎?」、「現在是抽穗期欸,就像懷孕婦女一樣,停灌不是小事情」,「水利會改制就不幫我們(農民)講話了嗎?」桃竹苗農民提醒政府,不要把停灌當兒戲,要好好想想停灌的正當理由,補助、糧價等配套措施都要有說服力。
桃園市和新竹縣的農民說,桃竹客家族群人數全國最多,客庄農民也多,年輕的農民都知道稻作抽穗對老一輩農民而言,就像婦女懷孕,停灌就不能抽穗、結穗,「那還得了,老人家覺得很忌諱,不罵人才怪」。
許姓農民說,停灌至少有兩個問題,首先是市場上稻米收購價格可能出現漲價或跌價,漲價的原因是桃竹苗部分停灌市場供需失調,糧商會往中、南部提高價格搶購稻米。
停灌也可能造成收購價格下跌,因停灌農田的農民領了補助後,自己找水源灌溉,收割後就以低於市價「搶賣」給糧商多賺一筆。政府雖有公糧可釋出,但以目前市場行情而言,公糧價格每台斤高於市價近四元,糧商不會買。農民也提醒,每次休耕或停灌的補助都是給地主,但真正投入耕種的代耕或佃農領不到補助,也會出問題。
農民指出,政府雖然認為,北部稻作二十日才會進入抽穗期,但是桃竹苗有些稻作已經抽穗、結穗,快的話再兩周就能收割,停灌補助範圍和細節要趕快公布,才不會讓農民覺得混亂。
苗栗中港溪、明德水庫規畫停灌區陳姓、謝姓農民指出,目前正值水稻抽穗期,正需要用水,停灌勢必影響生長與收成,因不確定相關補償辦法,暫時先觀望。他們說,目前水情吃緊主要是水庫,中港溪目前仍有流水,明德水庫灌區地下水資源較充沛,加上可能的降雨,再撐四、五十天就可以收成,即使停灌也會評估替代水源支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