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貘寶寶命名賽 貘豆 勝出 文/彌生 |2020.10.11 語音朗讀 394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馬來貘媽媽帶著剛出生的寶寶見客。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馬來貘寶寶剛出生時,身體有白色條紋狀保護色。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馬來貘長成後,黑白色塊分明。圖/台北市立動物園馬來貘親子互動相當有愛。圖/台北市立動物園母子在園區散步。圖/台北市立動物園貘豆的爸(左)媽(右)。圖/台北市立動物園 文/彌生台北市立動物園9月底替馬來貘寶寶舉行命名大賽,3天下來,共有7萬多名網友投票,結果由國際知名插畫家「馬來貘」(Cherng)提名的「貘豆」,以懸殊的得票率,領先由動物園保育員提名的「芳便」。馬來貘家族一向是台北市立動物園裡的明星動物之一。2018年,園方從捷克引進雄貘「貘克」,與園內原本養育的雌貘「貘芳」進行交配,於今年9月13日成功產下小貘寶寶,並在日前上演一場「捷克的貘豆」戲碼。插畫家搶著當乾爹原因是,國際知名插畫家「Cherng馬來貘」,得知小貘寶寶出生的消息後,不但搶著當寶寶的「乾爹」,更要求園方能讓他替小貘寶寶命名。「Cherng馬來貘」並主動參與動物園「動物認養計畫」,申請成為小貘認養人,由於認養卡號意外正好是「8845」(爸爸是我),更坐實「Cherng馬來貘」自稱是小貘「乾爹」的舉動。當臉書討論可否開放外界為小貘寶寶命名,過程中,台北市立動物園曾設下「萬人連署」的門檻,結果短短20分鐘,即獲萬人按讚支持,動物園因此順應民眾意向,同意「Cherng馬來貘」提出的名字,可與動物園保育員提議的名字,一起開放讓民眾投票。命名賽討論很熱烈「Cherng馬來貘」獲得命名機會後,決定用「貘豆」角逐小貘的命名,期盼小貘寶寶以後能成為動物園裡的「模豆」(model)明星。事實上,「貘豆」一名也並非「Cherng馬來貘」隨興而取的名字,而是上網徵詢粉絲意見後,綜合而得的最佳命名。期間,不少網友獻策,諸如「古貘霖」、「寶仙貘」、「貘斯漢堡」、「貘神仔」、「貘衣錠」……在臉書上引來不少熱烈討論和歡笑聲。臉友熱情參與獻策尤其,當動物園保育員依據傳統「代代傳承」命名方式,公布以母貘「貘芳」取一字命名為「芳便」,迎戰「Cherng馬來貘」命名的「貘豆」,網友更是一聽就樂壞了,直接吐槽保育員,是不是怕「乾爹」得失心太重會崩潰,乾脆「放水」、「自暴自棄」,隨口取了這個一定不會當選的「菜市場名」。也有網友覺得取名「芳便」簡直讓人傻眼,直呼「好鬧」!因為這會立刻聯想到上廁所的「方便」,因此有不少網友獻策不如改名為「貘芳便」,但這麼一來,又讓人聯想到諧音「不方便」,建議不如乾脆取名「貘再提」、「貘轟便」,網友們在討論區笑鬧成一團,帶動不少人氣。保育員命名有深意其後動物園園方還鄭重在臉書上表示,「芳便」一名可是經過園內保育員激烈討論後,才決定提名「芳便」迎戰「貘豆」。園方說明,依循動物園傳統,小獸通常承襲母親名字接續命名,「芳便」叫起來非常方便,合在一起又有好帶好養的意思。畢竟,小貘自由健康成長,就是保育員最大的心願,這名字寓意深重,可不是隨口命名的。確定投票日於9月26日~28日舉行後,一度想為小貘豆積極造勢拉票的「Cherng馬來貘」,後來在動物園臉書上表明:雖會自制,但濃濃的父愛讓他一度想在動物園門口紮營,就近觀察小貘出生後的一舉一動……不少網友因而敲碗,要「Cherng馬來貘」立馬推出「貘豆」周邊商品,或是聯名款帳篷,或是乾脆推出「貘豆」出生日記……掀起動物認養人潮在話題不斷延續下,共3天的命名投票活動,一共吸引來了7萬1000多名網友以「芳便──愛心」、「貘豆──哈(臉)」進行投票,結果「貘豆」以超過6萬2000票,一面倒勝出,動物園也立即公布由乾爹「Cherng馬來貘」為小貘命名為「貘豆」。這次馬來貘寶寶命名活動,除了方式跟以往略有不同,也因為插畫家「Cherng馬來貘」申請成為小貘認養人,巧合取得認養卡號「8845」(爸爸是我),讓他自稱是小貘的「乾爹」,意外帶動不少民眾獲知:原來民眾可認養動物園內的動物,讓台北市立動物園一下子增加許多「動物認養人」,也帶動不少民眾主動捐款贊助動物福利,可說是一次「多贏」的話題行銷活動。小百科馬來貘馬來貘又名亞洲貘、印度貘,是貘屬下的一個種。現存5種貘,包括:山貘、馬來貘、中美貘、南美貘、卡波馬尼貘,其中體型最大的就是馬來貘,也是唯一生活於亞洲的現存物種。由於關鍵棲息地內的人為開發及棲息地的持續縮減,全球僅存的5種貘,如今都被IUCN(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馬來貘為中大型哺乳動物,前肢有4趾,後肢有3趾。體長180〜250公分,高90〜110公分,體重介於250〜320公斤之間,雌性通常比雄性的體型來得大,身體渾圓可愛,皮厚毛硬,視力不佳,但是具有良好的聽覺及嗅覺。馬來貘色塊分布為前黑後白,有如穿著白色肚兜、包著尿布,這樣的體色適合用以偽裝,躺下休息時更容易被其他動物認為是岩石而非獵物。小貘出生時,身體有條紋狀的保護色、棕毛。其貌「似豬不是豬、似象不是象」,故也有古書稱之「四不像」。 前一篇文章 朱鸝 為佛館添彩 下一篇文章 【自然筆記】 為老鴨移石籬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樽海鞘 海中小果凍 暖化新救星加拉巴哥群島 物種之島 作者其他文章鳥日子 多采多姿 令人驚歎 新春第一類接觸 觀鳥賞水族 餵食水豚君貓奴注意了 家貓登記納管先植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