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亞太經合會(APEC)在澳洲展開,儘管議題集中在北韓核計畫、氣候變遷,和重啟杜哈回合全球貿易談判,不過,對台灣而言,焦點在政治而非經貿。
台灣拋出「入聯公投」議題,碰觸美國、中國大陸的敏感神經,在美國官方強硬表達「否認中華民國或台灣是國家」,但不接受「台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分」的立場下,美國總統布希與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的會面,是否會對台灣在APEC中地位與權益造成負面影響,的確值得觀察。
但可想而知的是,布希面對共和黨的聲勢下滑,及伊拉克戰爭陷入泥淖,對中國外交關係更無法承受損失,尤其中國的軍事與經濟力量,對美國或多或少有影響;而對胡錦濤而言,面臨十七大,有必須鞏固領導權威的壓力,如不能有效處理台灣問題,勢必無法壓制鷹派勢力,因此,美中兩大亞太強權的會談與聲明,不僅攸關兩強權領袖的政治前途,更影響亞太地區的和諧與安定。
執政黨政府雖明知亞太地區各國已有約制中國經濟與軍事力量擴大的共識,而影響台海穩定的政治議題,預料也上不了會議檯面,仍執意蠻幹,說穿了就是企圖藉著彰顯主權的政治操弄刺激選情。
但這種「越界」手法,不僅給執政黨參選人在「總統選舉」與「公投結果」雙輸的壓力,更影響台灣在國際的定位,甚至是壓縮台灣在亞太地區的經貿關係,對台灣前途、發展只有負面影響,是種極不負責任的政策與執政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