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南巡圖》第六卷在香港會展中心全卷公開展出,描繪清朝康熙皇帝南巡時所見所聞。圖╱美聯社
第六卷局部特寫,中上左一是康熙皇帝。
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清宮舊藏《康熙南巡圖》第六卷散失逾百年後,即日起至八日首次在香港會展中心公開展出,吸引眾多人士觀賞。這幅被喻為清代版《清明上河圖》的清朝宮廷鉅作,曾被分割數段流散海外,經蘇富比拍賣公司多年努力,直到近幾年才匯合成二十一公尺長的原卷,並首次以全卷合璧形式公開展出。
《康熙南巡圖》全圖共十二卷,每卷長約二十公尺,目前第一、九、十、十一及十二卷藏於中國大陸北京故宮博物院,第二、四卷藏於法國巴黎吉美博物館,第三卷藏於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第七卷藏於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博物館,第五卷、第八卷至今下落不明,第六卷則為私人收藏。
這幅作品記錄康熙由北京紫禁城到杭州、紹興再回鑾的沿途實景和盛事,由明末清初畫家王翬在康熙監製下,與冷枚、王雲、楊晉等畫師歷時六年而告成,康熙對這作品非常滿意,特賜主筆王翬「山水清暉」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