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主計處公布,今年的國民儲蓄毛額減掉國內投資毛額,淨差額達一兆零四百五十六億元,不僅改寫紀錄,超額儲蓄率更達百分之八點一三,創下SARS以來的新高。
民眾不願意或根本不敢消費,寧可把錢存起來,代表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與不安全感,更表示對隨時可能引爆的全面性通貨膨脹憂心忡忡,卻又不敢投資,只好選擇最低風險的存款,保住老本,影響所及就是投資減少,勢必減弱經濟成長的動能。
當人們對經濟前景愈缺乏信心,儲蓄率就愈高,這是不變的經驗法則,為什麼民眾對執政當局如此沒有信心?
相信還是因為主政者以政治意識形態凌駕一切專業,國內消費市場萎靡不振,赴海外投資又充滿風險,加上物價上漲的壓力不曾停歇,使得民眾無所適從,只好提高儲蓄以保心安。
此外,六月下旬由中央銀行開啟一波政策作多風潮,股市開始以急行軍方式大漲,但真正賺得荷包滿滿的,卻是懂得利用政府為選票,不惜製造經濟榮景意圖的外資和大戶,一般投資大眾所賺極有限,反而身受連動所引起的通膨之害,如今股市經過千點震盪洗禮,民眾更有如驚弓之鳥,當然只願意把錢存進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民間廠商並不是沒有擴大投資的計畫和意願,而是大多選擇到海外投資,即使大陸剛發生新光集團的不愉快的事件,台商仍然前仆後繼擴大對岸的投資或合作規模。
政府高層難道對此一趨勢毫無感覺嗎?再以意識形態鎖國,不要說民眾不再投資國內事業,台灣也將孤立於APEC和世界經濟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