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幽趣】 山崖 峽灣間 文/幼藍 |2020.09.27 語音朗讀 567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兩棟木屋擁有將近300年的居住歷史,現已成為挪威的文化遺產。圖/幼藍 從紅木屋右方接水洗衣晾晒場,遠眺峽谷下的耶信峽灣一隅。圖/幼藍 挪威西南海岸耶信峽灣海勒仁山崖間下的兩棟小巧木屋,是令人難以想像的離群索居處。 圖/幼藍 世代居民婦女日常生活中洗晒衣物的場所。圖/幼藍幾代住民賴以維生的兩只接山泉水水桶,現提供至此一遊的旅客解渴。圖/幼藍藍木屋裡唯一的房間,飲食休憩坐臥皆在此。圖/幼藍茂盛叢生在木屋外小徑的野莓,是居民免費的食材,也是天然的維他命來源。圖/幼藍秋天的草地遍竄野蕈,為住民的盤飧加菜,滋補營養。圖/幼藍 文/幼藍求學念外國地理時,便知挪威以峽灣著稱。2001年初闖挪威搭船體驗峽灣風光之餘,卻也對住在峻谷的挪威人佩服不已;如何將建材搬運陡高的峭壁,並在物資匱乏的地方甘之如飴,過著隱士般的生活,對年少的我相當匪夷所思。峽灣是由於冰河侵蝕河谷、海水倒灌後產生的地形,深入內陸的峽谷地勢看似湖泊,其水卻是鹹味。峽灣將挪威的土地切割得支離破碎,因而境內的峽灣特多。婚後定居挪威奧斯陸,儘管十幾年來對峽灣已習以為常,但每一峽灣皆有其獨到之處,依然令我嘆為觀止。8月中旬驅車行至挪威西南海岸的耶信峽灣(Jøssingfjord),慕名一覽築在海勒仁(Helleren)山崖峭壁下的兩棟木屋。藍、紅兩屋分別搭建於18、19世紀,共有3個家庭在此居住了好幾個世代,直至1920年才遷移他處,留下的屋舍遂成為挪威珍貴的文化遺產。鑒於地基安全考量,紅屋關閉謝絕參觀,在屋外右方的岩石空地中,可見證當時居民洗衣晾晒的場所;山壁裡的兩個水桶接著自崖頂滴下的泉水,省去了婦女日常中挑水洗衣煮飯的繁重。藍屋開放入內。所謂的藍屋在我看來反而是白色,可能長久經由日光照射,導致藍漆早已剝落變白。從大門進入屋後直走到底,陰暗的角隅有座迷你爐灶,此外只有一間房充當起居室,一張長方形木桌靠著窗口,另有兩張木椅。望著屋內簡陋的擺設,不禁自問能否在此離群索居?一旦受夠了文明的喧囂擾攘,寧靜成為奢侈品時,答案是可能的。效法先前居民的極簡生活,靜坐屋內閱讀,眼觀戶外隨著四季更替的景致,耳聽鳥叫蟲鳴、風嘯落雨聲;肚子餓了,逕自到屋外的峽灣裡垂釣,恣意摘採沿途小徑叢生的菇蕈野莓,生活上所需便已足夠,何復多求?生活裡想要的太多,需要的卻不多。 前一篇文章 【大自然的素材】 葉脈書籤 下一篇文章 【大地的色彩】 欒樹黃了 也紅了 熱門新聞 01【悅讀人生】 與羊共舞2025.09.05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堂的生活與清規 4-42025.09.0503佛大、南華校長 回山禮拜星雲大師 2025.09.0604達拉斯講堂跨宗教午餐會 祝願世界和平2025.09.0505無電照明 阿凡達夜光植物成真2025.09.0506白露養生潤肺防敏 保溼防晒多喝溫水2025.09.0507電動車到底安全嗎?2025.09.0508《僧事百講》英文版套書 叢林常識廣宣國際2025.09.0509畫廊外牆 壁畫吸睛2025.09.0510葡萄牙纜車脫軌 至少15死2025.09.0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療癒綠洲】荷塘暮色【視覺DJ】礁石間的驚喜【純植生活】甜蜜長果桑 化身毛毛蟲的驚喜【綠色足跡】鹽水溪散策【蒔花物語】小胖葉療癒魔法 多肉新手變身綠手指【藝象空間】千年華彩 天目綻放傳世之光 作者其他文章【挪威花間集】藏而不露 蔥芥與寬葉羊角芹【挪威花間集】疣果匙薺與歐洲山芥 【挪威花間集】 草甸碎米薺芥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