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分」 除了溫補 還有「黃道光」可看 |2020.09.22 語音朗讀 218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秋分」身心要保持陰陽平衡、飲食溫補不熱補,除了養生,今年還能觀賞「黃道光」。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報導】今日是秋分,秋分過後北半球白晝漸短,夜晚變長,天氣也慢慢變涼。由於氣溫開始轉變天氣又不至於太冷,因此古人有「二八亂穿衣」的俗諺,除了要讓陰陽平衡也要保持情緒樂觀,飲食調養宜溫補不熱補。最特別的是,在天亮前2~3小時,是觀賞「黃道光」特殊景象的最佳時機。圖說:在9月22日正是觀賞「黃道光」特殊景象最佳時機。圖/聯合報秋分等於是秋天走了一半,但屬於亞熱帶的台灣,秋分應該視為夏季的結束和秋季的開始。天氣會有明顯改變,有冷熱交替味道,除了飲食要調整,也要注意陰陽平衡身心才會健康。飲食調養 宜溫補不熱補飲食調養注重陰陽調和,切忌實者更實、虛者更虛,老年人往往陰氣不足、陽氣有餘,應忌食大熱峻補之品;發育中的兒童,如無特殊原因,不宜過分進補;有痰溼體質者應忌食油膩;火氣大者應忌食辛辣;患有皮膚病、哮喘的人,應忌甲殼類食物;胃寒的人應忌食生冷食物。圖說:「秋分」時節正是紅柿、柚子和龍眼生產的季節,但龍眼屬熱性易便祕,煩躁者不宜多吃。圖/unsplash此時正是紅柿、柚子和龍眼生產的季節,但紅柿和柚子的食物屬性偏寒性,龍眼則屬熱性,因此平常怕熱、易口乾、小便黃赤、容易便祕、煩躁者,就不宜多吃龍眼;而平常怕冷、易手足冰冷、容易腹瀉、面色蒼白者,則不宜多吃紅柿和柚子。圖說:柚子能消食解膩改善消化不良,有豐富維他命C、鈣質、膳食纖維,但體質偏寒、有胃食道逆流要少吃。圖/unsplash開業中醫師鄧正梁說,歷代醫家和養生家之所以重視養護正氣,是將其視為機體強壯的根本所在。因此,平日的飲食搭配應根據食物的性質和作用合理調配,做到因時、因地、因人、因病之不同的辨證而用膳,所謂「虛者補之,實者瀉之」,這也是避免身體早衰,保證機體正氣旺盛的重要條件之一。圖/unsplash他強調,進入秋天後,大自然中的水氣不像夏天如此充沛,而人體內的陽氣由強轉弱,內分泌、津液也開始減少,也就是秋燥,因此不宜熱補,否則就會「火上加油」,建議宜選擇滋陰潤燥的中藥來調理身體。陰陽平衡 保持情緒樂觀開業中醫師鄧正梁說,由於秋分已經進入到秋季,晝夜時間相等,養生要本著「陰陽平衡」規律,務必使身體保持「陰平陽祕」的原則,也就是在精神調養上,應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要收斂神氣,避肅殺之氣,而此時正值秋高氣爽,若能登高遠眺,可使人心曠神怡,讓所有的憂鬱、惆悵等不良情緒頓時煙消雲散,是調節精神一帖良藥。圖/unsplash9月22日 把握拂曉看「黃道光」秋分即將到來,不僅是24節氣分野,也是天文上的分界點,在今年秋分前後一、兩周,在天亮前2~3時,正是觀賞「黃道光」特殊景象的最佳時機,台北市立天文館表示,這樣的奇景恰巧發生在9月22日。天文館助理研研究員李瑾表示,「黃道光」是太陽系裡細小塵埃反射陽光所形成的微弱亮光,在赤道區域比較容易觀察,緯度愈高則難度愈高。圖說:黃道光。圖/取自Star Walk「黃道光」在春分傍晚、秋分日出時節比較容易看到,李瑾說,可在天亮前2~3時,朝東方地平線延伸到大約30度高的天空觀看,底部最寬時約有40度,高度最高可接近70度,呈現長三角形條狀淡白色光錐,愈靠近地平線越寬。「黃道光」要去哪看?李瑾建議,民眾可前往比較暗的山區觀察,如合歡山、阿里山,但北市陽明山仍有光害影響,較不推薦;若前往海邊,可能也要往離島走,但水氣重又近地面,觀測品質也容易受影響。 前一篇文章 世界第三皮草生產國 波蘭擬禁皮草養殖救800萬動物 下一篇文章 蘿蔔提煉紅色唇膏顏料 純素滋潤抗氧化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3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4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5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06木衛一火山頻爆發 謎團解開了2025.07.0607雲梯2025.07.0108【寶島紀事】家族情懷與地方文化──探訪林園古厝群(上)2025.07.0109佛光山體系首位選秀榜眼 張育豪獲悍將指名2025.07.0110迎接加拿大國慶日 佛光人贈物資送暖2025.06.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同心動員演習 後備軍人報到EMU700換裝首航服役逾半世紀 F-5E/F戰機除役北市電動公車 共享充電場域啟用大岡艦、永陽艦 功成身退防空避難 內政部指引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