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照耀 看見生命轉彎處 文/陳淑貞 |2020.09.06 語音朗讀 208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2011年佛館落成,楊蔡月碧老菩薩(坐輪椅者)與佛光會員一同參訪佛陀紀念館。圖/家屬提供 楊蔡月碧老菩薩常和女兒(右1)出國去玩。圖/家屬提供 陳淑貞師姐(左2)常帶著婆婆(左1)到妙法寺參加法會。圖/家屬提供 文/陳淑貞今年妙法寺的梁皇法會,楊蔡月碧老菩薩缺席了,八月二十日她在佛光會師兄姐及蓮友的祝福下安詳往生,祈願我九十八歲的婆婆蒙佛接引,蓮登上品。臨終滿室馨香 殊勝莊嚴我的婆婆楊蔡月碧老菩薩,六月中旬開始,就不太吃喝、進食,並且說:「我要回去了!祝恁大家子孫平安、賺有呷!」我跟當家覺乘法師說,今年婆婆應該沒體力來拜了,當家說婆婆可能在「淨身」。因為有公公的前例,我們就不敢太勉強她老人家。觀音成道法會那天,我們陪著氣息微弱的婆婆來到妙法寺,只見她靜靜坐著,跟平常一樣,拿了一本課誦本翻閱,原來她是要來向觀音菩薩告別,不!應該是來祈請菩薩接引的。婆婆往生的當天,要家人幫忙沐浴,也大量排出穢物,然後安眠,之後再也喚不醒她了,只留下滿室馨香和無盡的懷思……親近道場 受持五戒這些年,婆婆隨著家人親近道場共修、參加法會、回佛光山皈依受戒、加入功德主行列,在兒子楊宜欣當佛光會會長時,也正式成為佛光會員。依稀記得二○○三年,幫婆婆報名回佛光山受五戒,擔心不識字的她,無法了解受戒意涵,於是事先解釋「五戒──不殺、盜、淫、妄、酒」,她聽完很淡定地說:「那些自古以來就沒有犯過啊!」勤苦操勞 不向命運低頭誠如婆婆近幾年她的順口溜說:「我老好命,吃好、穿好、睏好、子孫孝順,真正好!」其實年輕時代的她勤苦操勞。據大姐阿錦描述:媽媽剛嫁給老爸那個年代,大家庭裡伯叔妯娌,互相挑剔折磨,日子很苦,但是她都忍下來,和老爸胼手胝足、辛勤工作,全心全意為這個家付出。當年農忙插秧時,白天老爸去幫別人插秧,老媽編織草帽草蓆、到隔壁紡織工廠做女工賺錢。等忙完回來,再播種自己的田,媽媽拔秧苗、爸爸插秧合作無間,舉凡割稻等農務從不僱人,全家一起合力完成。媳婦熬成婆 關愛家人公婆養育五男一女,終於拉拔孩子成家立業,也與兒媳同住。但是婆婆以家人第一、自己第二的性格依然不變,卻帶給大家不少的壓力;家中的守門人通常是婆婆,每天總要等到所有家人回家,她才肯入睡,搞得多家媳婦不悅,後來同修宜欣教老媽,如果放心不下兒孫,就多念佛號,佛菩薩一定會保佑大家平安吉祥。老媽很高興說,真的有效喔!每次才念完佛,大家就回來了!在道場打瞌睡也有功德在我大女兒的記憶中,童年時的阿嬤不是一個很好相處的人,小孩子常常吵著要出去,全家興高采烈出遊,才抵達目的地,阿嬤就開始催促大夥趕快回家,讓人覺得掃興。早期婆婆說要去妙法寺共修,可是每次幾乎都在打瞌睡。聽師父說,在道場打瞌睡也有功德,就不厭其煩地繼續帶她去。漸漸地,老媽的定力竟然愈來愈好,已經能目不轉睛、全神貫注緊盯著經書,精準地跟著大家翻閱。有時遇上大法會,香燈師姐認為婆婆看不懂,沒有給她經書,她還會說:「我也要一本!」行三好 命愈來愈好二○一一年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落成,我邀請婆婆與佛光會去參訪,她看到雄偉壯觀的大佛非常開心,直呼這輩子「有價值了!」在回程車上,還拿著麥克風分享:「我媳婦很孝順帶我來,所有妯娌我最好命啦!跟著所有兒媳遊山玩水,女兒也會帶我出國,去美國、加拿大很多地方玩,我很滿足啦!」這幾天在服喪期間和大姐聊起,才知道婆婆比我們「先進」,好多年前就去過美國西來寺呢!婆婆口說好話、行三好,命真的愈來愈好,善緣好運跟著來!天公疼憨人 社區結善緣婆婆常對我說,她看到很多人分家產田地時,爭著要分大面積好種植,河東、河西風水會輪流轉,我們家的田雖小,到後期卻轉為建地,所以「該是我們的跑不掉,不是我們的不強求、莫計較」這是婆婆的生活智慧。婆婆年紀愈大,愈發慈祥,除了腳關節慢慢退化,坐輪椅外,身體硬朗抵抗力強,沒有任何病痛纏身,天天到南簡社區據點與鄰居湊熱鬧,擴大生活範圍後,不再緊迫盯人,甚至到最近不太認得人了,她會很不好意思說:「老了,忘了!」忘得真好!忘掉所有的憂悲苦惱,歡喜過一生。重視教育 日後好生活同修說:「老媽很有智慧,跟星雲大師一樣重視教育,再怎麼辛苦也要讓孩子受教育。回憶小時候,家裡貧窮,每逢開學爸媽就要四處借貸籌錢讓我們繳註冊費。但老媽再怎麼苦,就是要讓孩子讀書有出息。我時常在想,若不是媽媽當時咬緊牙根,讓我們讀書,還真不敢想像,我現在能做什麼。父母養育之恩,深如海,重如山。如今有一點點能力,幫助別人,奉獻社會,也算是回報父母恩情百千萬分之一。」三嫂美鈴感性地說:「千言萬語盡在不言中,下輩子如果有緣,您不嫌棄的話,我願意再當您的媳婦或女兒!」婆婆楊蔡月碧老菩薩這一期的生命已經圓滿了,婆婆的子女中信仰各有不同,感謝大家展現宗教的尊重與包容,遵照婆婆的遺願,公婆都安奉在佛光山妙法寺。我們一起祝禱她老人家往生佛國淨土,乘願再來! 前一篇文章 【生命故事】徵稿 下一篇文章 【生死自在】 病毒疫情下的省思:從因緣法觀全球疫情(十二)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巾幗不讓鬚眉—— 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之二)小小幸福再多等一些時間記憶的絲找回自己好好懷念 作者其他文章【家和萬事興】 遲來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