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下】繪畫大師梵谷長眠之地

 |2020.08.16
1791觀看次
字級
梵谷與弟弟提奧合葬在一起。 圖/李洋

文/本報綜合報導

尋訪梵谷創作最終足跡

現今法國北部小城鎮瓦茲河畔歐韋與130年前梵谷生活的時代相比,這座質樸而寧靜的小城景致並無太大變化。一條橫貫東西的大街,主要建築物分布在兩側,城鎮北面依然是一大片麥田和玉米田。許多從巴黎來的人都選擇搭乘火車,因為只有慢車在此停靠。

梵谷生命中最後幾個月就在這座小城鎮度過,這裡的教堂、市政廳、農田等風光都一一被梵谷畫進他最後的作品當中,到處都留下了梵谷的足跡。把這裡形容為「梵谷之城」並不為過。

梵谷之墓在當地公墓中的位置並不起眼,他與弟弟提奧.梵谷葬在一起。兩人的墓地前方各有一簇盛開的向日葵,格外引人注目。梵谷之墓極其儉樸,小小的墓碑上刻著「文森特.梵谷在此地長眠」(Ici Repose Vencent Van Gogh)及他的生卒年份「1853-1890」。

梵谷去世於1890年7月29日,7月30日就在這裡安葬。關於梵谷的死因,一直有不同的說法。由於當時並沒有目擊者,導致他去世的槍擊過程依然撲朔迷離,大多數的梵谷傳記在寫到他的死因時都歸結為自殺。


畫作隱喻的生死之謎

專門研究梵谷的學者范德文(Wouter van der Veen)宣稱發現了梵谷在槍傷致死之前創作的最後一幅油畫〈樹根〉的確切地點。畫作呈現了色彩鮮豔的樹幹、樹根和樹樁,相關對應地點就位於這座小城鎮。荷蘭梵谷博物館的專家也對這項發現表示支持。在法國因新冠病毒疫情「封城」期間,范德文在家中用空閒時間整理梵谷相關的文件,通過一張當地舊明信片找到了靈感。

有人就此指出,梵谷當時幾乎每天都從事繪畫創作,應該不會自殺,特別是他在槍擊事件發生前還在進行〈樹根〉創作。不過范德文認為,梵谷的這幅畫作展現了「生與死的主題」,像是「一種告別」。

被認為梵谷用來自殺的那把左輪手槍2019年在巴黎的一次拍賣會上拍出了16萬2500歐元的價格,它被譽為「藝術史上最著名的武器」,那一枚生鏽的7公分子彈曾在荷蘭梵谷博物館展出。

之前法國新冠病毒疫情擴散跡象日益明顯,由於確診患者逐漸增多,到訪梵谷長眠之地的人也大幅減少。原本在梵谷去世紀念日應當舉行的紀念活動,卻只有少數的訪客,且大多數是來自法國,相關紀念活動並未舉行。不過這對於梵谷之墓的保護來說,或許是件好事,這裡每年據稱只能接納萬名訪客,而疫情前實際到訪者則是數十萬計。


麥田群鴉的心境預示

小城鎮中的拉烏客棧(Auberge Ravoux),是梵谷最後生活和去世的地方,大體上保持著梵谷時代的風貌。同樣由於疫情原因,拉烏客棧仍未恢復對外開放。拉烏客棧的公告說,今年的剩餘時間客棧也都將關閉。對於到訪當地的梵谷愛好者來說,這是個遺憾。

在梵谷之墓外,是一大片麥田。梵谷1890年7月在這裡創作了油畫〈麥田上的群鴉〉,一個大指示牌標明了梵谷創作的具體位置。130年後現實中的景色和油畫上的呈現幾乎一模一樣,或許可視作是後人對這位偉大畫家的致敬。

〈麥田上的群鴉〉被認為是梵谷「最強大,最具激烈爭論的畫作之一」,專業人士已有相當多的解讀。梵谷當時已被精神疾病所困擾,因此這幅畫承載了他當時的心境,人們能夠在麥田裡感受到畫家的精神狀態。

廣袤麥田的視線延伸到天際,但只有幾個少女站在麥田裡拍照,以及少數幾位法國人徒步穿行在田間,正在探尋梵谷的點滴印記。梵谷雖已離世一個多世紀,他對真實生活的描繪依然激盪著人們的心靈。

啟發梵谷藝術靈感的國度

梵谷一生與三個國家緊密關連,荷蘭是他出生和成長的地方,比利時是他成為藝術家的地方,法國則是他創作一系列代表畫作,並結束自己37年人生之地。對這位藝術家的種種探究中,有一個國家卻被忽視了。1873到1876年之間,梵谷20幾歲的時候,他曾在英國生活。他在倫敦短暫停留的這段時間,成為一個有啟發性的探究焦點。

英年早逝的梵谷曾經在英國度過3年時光。梵谷在倫敦期間,寓居在倫敦斯托克韋爾區哈克福德路87號(87 Hackford Road),與女房東及其女兒一起生活。1973年,為紀念梵谷,這幢房子的外牆上掛了一個藍色的匾牌。

梵谷身處倫敦時還不算是畫家,倫敦帶給他生命中的起伏,有如一顆充滿故事的種子,讓10年後的梵谷創作出驚心動魄的場景與人物。梵谷在1876年12月回到故鄉荷蘭,也到歐洲其他地方,卻不曾再回到英國。此後他前往比利時的博里納(Borinage)為貧困的礦工們傳教,貫徹他對純粹良善的追求與奉獻。當傳教生涯結束前往法國之後,梵谷從此義無反顧地專注於繪畫。

梵谷在臨終前不久,畫了一幅〈犯人的庭院〉的油畫,他是在普羅旺斯的精神病醫院中畫這幅畫,當時他的精神狀態很差,這幅畫的畫面非常灰暗。來自內心深處的刻骨之痛,給觀眾帶來療傷撫慰特效的美,就是梵谷作品的震撼力。這正是梵谷對當代人仍具有影響與魅力的原因。

梵谷為藝術史留下扣人心弦的篇章,他在生命晚期透過繪畫試著自我救贖,也讓人們在受困時,能夠得到一分共鳴與安慰。儘管每個人的經歷不同,當面對這些畫作時,都有心境上慽慽然的觸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