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 長沙簡牘博物館 文/史庵 |2020.08.10 語音朗讀 33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一樓「文明之路」展廳。圖/史庵 簡牘是中國古代書寫文字的載體。圖/史庵 牘的材料多為木片。圖/史庵 文/史庵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白沙路的長沙簡牘博物館,是中國首座匯集簡牘收藏、保護、整理、研究和陳列展示於一體的現代化專題博物館,也是長沙市重要的文化景點,提供民眾深入了解中國文字、印刷術的發展歷史。中國古代在沒有紙張的年代,一般典籍、文書的記錄,主要是寫在以竹、木為質地的簡條上,再用細繩線捆紮聯結,以便於攜帶、閱讀和保存;而簡牘,是記載古代歷史最直接的資料。自上世紀以來,簡牘在中國各地相繼出土,記載許多不見於傳世文獻的資訊,上起戰國,下到秦漢,對簡牘的研究,已形成國際性的「簡牘學」學科。自一九五○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湖南省出土的簡牘文物,累計數量達二十餘萬枚,是中國出土簡牘數量最多、時代序列最完整、內容最豐富的地區。館內的簡牘藏品,主要為一九九六年長沙走馬樓J二十二號井出土,數量多達十四萬餘枚的三國孫吳時期紀年簡牘;一九九七年五月,相繼在長沙五一廣場西北的科文大廈工地,出土數百枚東漢簡牘;二○○三年十月,長沙走馬樓J八號井,出土二千多枚西漢初年紀年簡牘;之前於一九九三年西漢長沙王后「漁陽」墓出土的簡牘、青銅器、漆木器、玉石器、金銀器、書畫等文物,總計三千五百件。簡牘分為簡、牘兩種,為先秦、兩漢到魏晉時期獨特的文字載體。製作的材料,以竹片或木片皆可,一般而言,「簡」多為竹,「牘」則多為木。其中,竹片製作的稱「竹簡」,或簡稱「簡」,現今一般見到的竹簡,長度約二十三至二十四公分,寬度約一公分左右;而大多以木板形式出現「木牘」,或簡稱為「牘」,長度和簡差不多,但比竹簡要寬,記載的內容,也比竹簡豐富,往往在一片木牘上,就能完整記載一件事情。兩者若合併,即稱為「簡牘」。在春秋戰國時期使用甚廣,直到公元四世紀時,由於廣泛使用紙張,紙抄本才逐漸取代簡牘。長沙簡牘博物館的展廳,分上下兩層。展廳一層為「文明之路──長沙簡牘博物館基本陳列」,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一、「三國吳簡」,系統介紹三國吳簡的形制、內容,以及十二年來對該批簡牘的研究成果,重點展示吳簡當中,關於賦稅、籍簿、司法、戶籍、職官、紀年等主要內容,通過復原、動漫等形式,再現古代簡牘製作、生活及簡牘發現、發掘場景。二、「中國簡牘」,主要通過圖文和實物相結合,按時代介紹戰國至魏晉時期,各地區簡牘發現與研究成果。三、「世界文字載體」,介紹世界各地,自古以來文字書寫載體的基本情況及傳播情形。四、「中國簡牘書法」,以圖版形式介紹中國簡牘書法的演變、發展和成熟過程。樓上二層展廳,為「長沙出土文物精華展」,分「青銅神韻」、「湘楚瑰寶」、「兩漢遺珍」、「瓷釉華彩」四個部分,展示從春秋晚期到漢唐時代,長沙地區出土的特色青銅器、漆木器、瓷器等精美文物。簡牘博物館採漢代風格,借鑒三國時期盛行的高台建築,結合中國現代園林建築風格,建築形式新穎,採光效果良好。 前一篇文章 【寬鼎畫語】 逍遙遊 下一篇文章 【世說新語】 不見長安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民俗資產】澎湖傳統王船之美【歲月風華】淡水紅毛城與領事官邸【大江南北】 新疆蘇公塔【民間史話】 三山國王與雞爺信仰【島嶼拼圖】 曲冰高山史前遺址【民俗采風】刀劍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