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建築廢石礫 資源永續環保實用 廢輪胎增彈性 馬路更耐用

編譯韋士塔 |2020.08.08
2869觀看次
字級
廢棄輪胎若能妥善運用,將可改善道路品質。圖╱法新社
研究人員以廢棄輪胎和砂礫製作再生混合材料,可用來舖設道路。圖╱法新社

編譯韋士塔

把原本準備扔掉的廢棄物品當成材料,製作成有用的物品,是永續循環利用的理想方案。土木工程師和科學家正在研究,如何把不堪使用的輪胎和建築物的多餘石礫用於鋪設道路。

廢輪胎回收後,常見的處理方式是將其絞碎,作為輔助燃料,也能再磨製為膠粉,加熱後製成透水磚、防撞設施及地墊等橡膠製品。不過,把廢輪胎循環利用於道路,已成為先進國家廢輪胎處理再利用的發展趨勢;目前的主流方式,是以橡膠瀝青混凝土鋪設道路,包括美國、日本、歐洲都已開始應用,並證實能夠有效提升道路品質。材料專家表示,這種混合材料的黏度較高,鋪設的道路較不會滲漏或泛油,耐久性、抗裂、抗老化和防滑的表現也很優異,能夠防止路面損壞,降低養護成本。

澳洲皇家墨爾本大學(RMIT University)的土木工程師波洛簡尼(Mohammad Saberian Boroujeni)則更進一步,不僅把廢棄輪胎廢物利用,還加入了建築時的廢棄材料。他表示:「傳統的路基,是以非永續性的原料製造,例如石礫、砂土。我們正在開發的混合材料,採用百分之百的可回收替代材料;這種新材料能夠賦予廢棄輪胎和建築廢料新用途,而且在彈性、強度和避免變形等重要標準的表現都優於傳統材料。」

波洛簡尼指出,他們嘗試把輪胎碎屑和建築工程中多餘的碎石混合;實際測試顯示,以這種新開發材料鋪設的馬路,比標準道路更有彈性,不容易破裂。他表示,傳統的道路施作方式,是以再生混凝土骨材料(RCA)作為基礎層,上方再舖築瀝青,但如果把RCA和輪胎碎屑混合,承受車輛壓力的效果會更好。

不過,並非大量加入橡膠就能鋪設出最理想的道路,因為橡膠的比例增加時,道路的強度就隨之降低;為了找出最適合的比例,研究人員進行大量測試,發現0.5%的細碎橡膠與99.5%的RCA是最佳選擇,不僅保有必要的強度,還能讓兩種材料緊密結合,讓道路更耐用。

波洛簡尼希望盡快把廢棄輪胎和建築物翻修、拆除時的碎石礫應用於道路鋪設,他指出,全世界每年的廢棄輪胎高達10億顆,許多都被運往垃圾掩埋場或焚化,最終可能產生化學物質汙染環境,並釋出大量二氧化碳,對人體健康和環保極為不利;另外,建築物翻新、拆除和施工過程的廢棄物,則占每年全球廢棄物總量的一半,把這些石礫用於修築道路,將可減少廢棄物數量,並降低道路鋪設成本。

波洛簡尼說:「解決資源浪費的方法,不僅是減少垃圾掩埋場的數量或增加回收的數量,而是循環經濟。循環經濟能夠消除浪費,讓各種資源持續被使用,為再生材料開創新用途。我們的再生混合材料,是改善道路品質和資源永續運用的最佳選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