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賈氏症 人類違反自然的天譴

王建成(台北市/醫院工作者) |2007.08.31
2953觀看次
字級

台南成大醫院出現疑注射胎盤素,感染庫賈氏症病例,雖無法證實,而且此「狂牛症」,未必是一般人以為的「狂牛症」,但對憂心生活中添加物太多,卻無法選擇的現代人來說,真不是好消息,

食用狂牛症病牛製品產生的病變是新型庫賈氏症(New variant Creutzfeldt-Jacob disease,CJD),一九九六年在英國發現,但同樣因「prion」致病的傳統庫賈氏症,早已在人類在流傳,兩者腦部病理變化類似,但臨床上表現不同,傳統庫賈氏症的致病原因,也與讓人聞之色變的動物狂牛症無關。

傳統的人類庫賈氏症也會讓腦部產生海綿狀病變,例如新幾內亞的庫魯族,有讓女人及小孩吃食死亡親人腦子和內臟的習俗,後來這人出現驚嚇、顫抖、步履蹣跚、喪失行走及站立能力的現象,通常九個月內死亡,這種疾病被稱為庫魯症(kuku),使人類開始注意這類腦部神經病變。

傳統庫賈氏病多為散發型,占所有病例的八至九成,至今原因不明,但有一部分是確認是醫源性感染,如注射已感染的腦下垂體激素、移植已感染的硬腦膜等醫療行為。

傳統庫賈氏病有潛伏期,病患年齡由十四至八十歲以上都有可能,但絕大多數發病年齡大於三十五歲,患者可能意識不清、進行性失智、運動失調,且併發多種神經症狀。

台灣自一九九七年起,透過台灣神經學學會建立庫賈氏症通報及監測系統,截至去年止,已確認病例一七五例(含回溯調查),近十年來,庫賈氏病平均年發生率約為百萬分之零點五,所有病例均排除為新類型庫賈氏病,即與牛海綿狀腦病無關。

至於引起全球高度警戒的新型庫賈氏症,一開始只是動物疾病。一九八五年,英國有一三三頭乳牛死於運動不協調、後肢無力,牛隻發病後,觸覺和聽覺異常敏感,情緒躁動不安,不斷流口水,發出可怕的磨牙聲,還有攻擊性;第二年,英國確認這些牛隻感染了狂牛症,開始大量撲殺。

前十年,大家只知道牛會發狂,直到一九九四年,英國陸續發現十個類似人類傳統庫賈氏症病例,病人普遍出現腦組織空洞化病變,患者最初有焦慮、憂鬱等精神症狀,接著走路不穩、變得痴呆,發病年齡約卻比傳統庫賈氏症年輕許多,都在三十歲以下,醫界開始警覺到可這能和動物狂牛症有關。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牛隻發狂?經過多年研究,認為可能是兩百年前,冰島的羊有羊搔症(scrapie),飼主以死於羊搔症的羊隻作成飼料骨粉,餵食牛隻所造成。

原本是希望在牛飼料中增加蛋白質含量,結果反讓牛隻食入變性蛋白,而人類再吃下有變性蛋白的牛肉,出現新型庫賈氏症。

因此,一直有人認為狂牛症是人類的天譴,為了製造優質牛肉,而強迫吃草的牛兒吃骨粉,而招致人類永遠活在狂牛症威脅下的惡果。

截到目前,不論是傳統還是新型的庫賈氏症都沒有藥物可以治療,只能給予支持療法。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別再以為人定勝天,違背自然而不知反省,勢必付出更大代價。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