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梔子花,每見花開,讓我想起父親。圖╱林少雯
文╱林少雯
喜歡梔子花,每見花開,讓我想起父親。
梔子花開在五月,不論單瓣或複瓣,都潔白飄香,玉潔冰清。
喜歡梔子花是有故事的。認識梔子花美麗的容顏之前,我先見到它的果。那是在我學生時代,父親每次感覺上火或是頭昏自覺血壓高了,就要我去中藥店買黃梔子。藥店老闆會將那一顆顆咖啡色的果實拍碎後給我,回到家媽媽用三碗水加進碎黃梔子,熬成一碗水,讓爸爸喝下去,父親火氣就降下來了。每次見父親喝那一碗又黃又濃的湯藥,都覺得好苦好難喝,父親總是說,良藥苦口。
中學時,喜歡梔子花的原因,除了花美,主要還是它的別名──玉堂春。那時不知玉堂春是什麼,只是沒來由的喜歡這個詞兒,覺得很好聽。
長大後,有時去杭州希言樓小住,小樓外的綠籬就是整排的梔子花,花香濃郁,時常覺得香過頭了。但是複瓣的花,開得像白玫瑰一般,真的很美。
中學畢業後到台北,愛上了京劇,原來「玉堂春」是知名的劇目之一,自己偶爾也會哼起一兩句「蘇三起解」中流水版的詞兒:「蘇三離了洪桐縣,將身來在大街前,未曾開言我心內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轉,與我那三郎把信傳,言說蘇三把命斷,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
因父親的因緣,愛上了梔子花。傳說梔子花是仙女化身來到人間的,象徵永恆的愛。潔白如雪的花顏,沒有荷花的嫵媚,沒有牡丹的豔麗,像小家碧玉般的清純,一如蘇三那樣守著心中那分愛,長久而堅定,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