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至今西太平洋仍無颱風生成,可能創下中央氣象局一九五八年有觀測紀錄以來,六十二年來首次沒有「七月颱」的紀錄。七月是否會有颱風形成,中央氣象局昨天表示,仍要觀察,不過未來一周有利於低壓發展。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七月至今西太平洋仍無颱風生成,可能創下中央氣象局一九五八年有觀測紀錄以來,六十二年來首次沒有「七月颱」的紀錄。七月是否會有颱風形成,中央氣象局昨天表示,仍要觀察,不過未來一周有利於低壓發展。
史上最晚七月颱是一九七五年的七月二十八日,今年確定打破紀錄。氣象紀錄顯示,過去七月至少有一個颱風,今年可能一個都沒有。
0颱紀錄
日本氣象廳關注
日本也很關心「七月颱」,日本時事通信社報導,如果到七月底還沒有颱風形成,將是日本氣象廳一九五一年開始記錄以來,日本第一個沒有颱風的七月。
本月是否創造零颱紀錄?中央氣象局預報員劉沛滕昨天表示,前幾周太平洋高壓一直占據,目前太平洋高壓北移,讓出空間有利低壓發展,不過截至昨天還未形成成熟熱帶擾動或是低壓。
劉沛滕說,未來一周蠻適合低壓發展,環境有利,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機率,時間點則還沒有辦法定論。
劉沛滕說,菲律賓東方有比較密的雲,還須觀察兩三天,不管有沒有明確成熟的雲,八月一日之後低壓帶會往台灣發展,為台灣帶來影響,也就是開始下雨。
8月1日
低壓帶影響台灣
劉沛滕說,七月到昨天為止沒有颱風生成,但還不能完全篤定就是沒有。劉沛滕提到,七月環境要像現在這個樣子才對,八月環境目前看來還不錯,可能可以有熱帶性低氣壓或是颱風。
氣象預報員張承傳二十七日表示,本周後半段期間,南海到菲律賓東方海面會慢慢形成大低壓帶,有機會發展熱帶擾動。至於熱帶擾動是否有機會增強為颱風?張承傳表示,截至二十七日不同預報模式還很分歧,歐洲預測認為機率較低,但美國認為會形成颱風,而且就在七月底至八月初這段期間,取決於發展速度快或慢,如果快的話,七月底就可能成颱,慢的話要等到八月初。
關於近日天氣,劉沛滕說,今天午後雷陣雨範圍大,降雨情況與昨天類似,但稍微趨緩些。劉沛滕說,明天到三十一日高壓又增強,午後雷陣雨範圍限縮,不過因為還是偏東南風,花東不定時有短暫降雨。到了八月一日,菲律賓附近低壓南方雲系往台灣靠近,南部、東半部留意短暫陣雨,其他地區還是午後雷陣雨天氣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