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九十六歲吳奶奶,平時飽受腰痠背痛困擾,她以為是老人病,沒想到某天起身時,腰部一用力讓她痛不欲生,就診時才發現是骨鬆引起壓迫性骨折,腰椎第一節塌陷,讓她即使躺在床上也相當疼痛。
骨鬆被譽為「隱形殺手」,隨著年紀增長,骨鬆發生機率愈高。萬芳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陳敏弘表示,骨鬆患者終其一生,至少會發生一次脊椎、髖骨、手腕等部位骨折。無論男女,應於三十歲到四十歲就開始「存骨本」,以防老年骨鬆導致失能危機。
陳敏弘表示,治療骨鬆引起的壓迫性骨折,過去僅有傳統脊椎微創手術可以選擇,手術部位打二到三個傷口,且需要植入骨釘,但部分嚴重骨鬆的患者無法植入骨釘。
對於骨鬆嚴重到不適合使用傳統骨釘的患者,可採用單創口脊椎微創手術,手術傷口在二點五公分以下,手術時間約在一點五個小時內,可完成腰椎骨刺移除及神經減壓,出血量控制在二十到三十西西以下,因為傷口小,恢復時間也比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