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想不起某位明星的名字,馬上Google查一下就有,但就是這樣的習慣,助長了所謂「數位失憶症(digital amnesia)」。而專家提供以下五招訓練大腦的技巧。
一、試著想起來 ,別急著Google:根據網路安全公司卡巴斯基實驗室的一項調查,這就是半數人在不用手機通訊錄下,就無法打電話給親友的原因,已經很少有人記得住對方的電話號碼。
加州大學爾灣分校認知科學副教授Sara Mednick博士說:「大腦是個不用就會壞掉的機器。」當我們學習新事物,並時時複習,大腦的海馬迴和前額葉皮層會受激發,這是與記憶密切相關的大腦區域。相反的,當我們依靠外部資源幫忙記憶,例如頻繁使用網路和通訊錄,大腦的相關區塊就會變弱。
下次當你想不起某個演員的名字時,別急著上網搜尋,試著給自己一點挑戰,相信自己的大腦知道答案,你只是需要一點時間蒐尋。思考和嘗試新穎方法的次數愈多,大腦投入的時間就愈多,也更健康。
二、小睡一下,大腦有效率重整:要讓大腦思維敏捷,良好的睡眠不可或缺。每天夜裡,當從慢波(slow-wave)睡眠進入快速動眼期(REM)睡眠期間,大腦記憶會將整天學到的資訊,轉化為實際的工作知識。這樣的過程要花上七、八個小時。
但其實你可以利用午睡,更有效率地完成這項工作。Mednick博士說:「在九十分鐘的午睡中,一樣會在慢波和REM睡眠中循環,比例與整夜的睡眠相同,但每個階段的時間會更有效率。」
三、每天運動,刺激神經元生長: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大腦。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長壽中心主任Gary W.Small說,血液充滿了供應大腦使用的氧氣和營養,運動還可以刺激身體產生一種蛋白質,它對大腦的作用就像肥料一樣,刺激神經元萌生分枝,更有效地進行交流。
伊利諾大學研究人員要求一百二十名年齡在五十五至八十歲之間的成年人,有些人每周三天快走四十分鐘,有些進行拉伸。結果發現,一年後,步行者大腦的記憶中心(海馬迴)比拉伸組大百分之二。
Small博士說,這個百分比聽起來很小,「但足以從根本扭轉在同一時期內因自然衰老引起的大腦萎縮」。
四、避免多工 ,減少大腦壓力:一次同時處理很多事情,通常覺得自己很有效率、生產力,但事實上相反。「人類大腦的設計,無法同時處理多任務。」Small博士說,當同時執行多任務時,大腦會感受到壓力,而且可能因此犯更多錯誤,最終降低效率(中斷四秒鐘,會讓你在執行任務時,增加三倍的犯錯機會)。
無論本身是否意識到這種壓力,它都會觸發激素釋放,從而干擾短期記憶。這就是為什麼與人交談時,如果被電話打斷,常常想不起剛剛說到哪裡。為了大腦健康,進行單任務處理時,建議把手機放在看不見的地方,改掉強迫性檢查電子信箱、社交軟體的習慣。
五、抗氧化食物,防止大腦生鏽:營養對日常記憶力和注意力有顯著影響。每天,自由基在大腦中不斷形成、累積,紐約威爾康奈爾醫學院阿茲海默症預防診所副主任Lisa Mosconi博士說,「自由基在大腦引起的反應,就像生鏽一樣,會導致神經元衰老得更快」。
食用大量印度食品或咖哩的人,在認知測試中,往往比不吃這類食物的人表現更好,薑黃素可能是原因之一。另外,阿茲海默症在印度的罹病率,遠低於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