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盡樂》福萊

 ◎魚簡 |2007.08.29
402觀看次
字級

一八四五年加布里埃爾‧福萊(Gabriel Faure)出生於法國南部的小鎮帕米爾斯。父親是教育行政官,福萊的音樂天賦在幼年時被父親發掘,九歲送到巴黎一所教會音樂學校念書,因此童年主要接觸宗教音樂。由於福萊成績優異,他連續十一年獲獎學金免費學習。

一八六一年他從師聖桑,開始接觸當時在巴黎不十分受矚目的德國浪漫派作品,諸如孟德爾頌、舒曼和李斯特等作曲家的著作。與聖桑的師徒關係最終演變成最好的朋友,保持密切來往,經常在音樂創作方面交換意見。

一八六六年福萊畢業以後,開始在一些教堂擔任管風琴手,同時從事教學工作,並繼續作曲。此外,他還為《費加羅報》撰寫音樂評論,對當時的音樂社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隨後他擔任巴黎音樂學院的對位元和賦格教授,接著擔任院長職位。

福萊的音樂創作精致細膩,終生致力於發展法國民族音樂,是當時法國「民族音樂協會」的創辦者和領導者之一。

當這一組織作風越來越保守之際,他又於一九○九年創立了「獨立音樂協會」,全力支援現代音樂風格的創作。主要創作著重於鋼琴曲、室內樂、歌詠曲等,大部分作品抒情典雅,優美的旋律配合調色盤般的和聲,對唯美理念的強調,把典型的法國音樂特徵顯露無遺。

福萊一向堅持相信音樂的價值在於讓人類提升生活品質。他為了悼念雙親而創作的《安魂曲》別具一格,它不像其他大部分的作曲家,渲染頻臨死亡之時會受到最終審判而帶來一種孤獨無助、陰森恐怖的感覺,反而強調的是寧靜安穩的冥想、虔誠坦然的氣氛,讓人覺得死亡並不是痛苦,而是自然的規律。

福萊晚年因耳疾而健康衰退,後期甚至完全聽不見自己的創作,最終於一九二四年病逝於巴黎。儘管後人對他的作品評價參差不齊,有些人認為沙龍性風格過於強烈,可是他肩負了連接十九和二十世紀音樂創作的重任,成為法國音樂的精神領袖,對樂壇的貢獻是無可言喻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