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美目前約有百分之八的大學,正計畫下學期課程僅提供線上教學課程,哈佛大學為其中一所。圖為哈佛大學創辦人約翰.哈佛的雕像。圖/美聯社
哈佛大學六日宣布今秋新學期將只有大學部總學生人數四成到校,主要透過網路教學。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學生和交流訪問者計畫」(Student and Exchange Visitor Program)六日公布最新指南,持F-1或M-1簽證到美國大學進修的國際學生,今秋如果沒有在校園教室上課,就不能留在美國。
ICE最新指南規定,國際學生不能所有進修課程都以遠距上課的方式進行。如果學校今秋將採全面網路教學,還未入境美國的國際學生,將被禁止入境美國,但可在家鄉網路上課。至於已在美國境內的國際學生,倘若就讀學校今秋全面實行遠距上課,則必須離開美國,或者轉學到提供面對面教學的其他學校。
這些新規定對各大學和外國學生所傳遞的明確訊息就是,即將到來的新學期有兩條路可選擇,第一是開設面對面(in person)課程讓留學生進教室上課,由此承擔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第二則是面臨外國學生被驅逐出境或無法入境。
哈佛大學部
4 成學子返校上課
以常春藤名校為例,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六日分別表示,今秋將有部分學生恢復到教室上課,但絕大多數課程以網路上課方式傳授,就算已經返回校園的學生,也是採取遠距上課。
哈佛宣布,大一新生以及某些其他學生今秋將回到學校,這些學生人數加起來約占大學部學生總數的四成,如果疫情持續對學校師生帶來威脅,到了春季班還將繼續採取校園人數控管,屆時大四學生將排在回到學校上課的優先順序。
普林斯頓今秋將讓大一、大三學生在校園上課,大二、大四學生則等到春季班才返校上課。到目前為止,其他大學對於新學期如何上課,計畫內容各有不同,某些學校通知要所有學生不必到校,將以網路上課,有些學校則宣布少數課程將讓學生回到教室上課。
財務現壓力
開課須冒健康風險
為了留住國際學生,美國各地大學過去這段期間忙著研議各種方案,期盼萬一無法讓學生在學校上課,國際學生仍然願意註冊,國際學生另外還涉及簽證作業可能延誤、旅遊禁令等其他層面的問題。
對美國大學而言,國際學生對學校的學費收入有著龐大貢獻,某些美國大學的國際學生比率高達百分之十五。
ICE的新規雖然提供國際學生「轉學」選項,但要在短短六十天內完成所有轉學手續,困難頗高。
何況受到疫情影響,許多美國駐外使館紛紛暫停簽證核發作業,外國學生就算要轉學,簽證作業能否來得及趕辦成功,成為未知數。
為了避免外國學生大量流失,導致學校學費營收嚴重失血,許多大學可能被迫在最後一分鐘決定加開到校上課的課程。英國小說家、紐約大學(NYU)助理教授庫茲魯(Hari Kunzru)在推特發文寫道:「這實在太可怕了,學校將承受龐大的財務壓力,不得不採行面對面授課,教職人員也被迫面臨健康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