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動畫師吳承頤 勇闖好萊塢

 |2020.07.07
2444觀看次
字級
吳承頤參與多部好萊塢英雄電影製作,擔任預覽動畫師。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台灣動畫師吳承頤分享在美國華納兄弟、迪士尼等知名片廠工作心得,銀幕上超級英雄飛天遁地給觀眾的視覺享受,來自好萊塢電影產業的細膩分工。

七年級女生吳承頤在美六年,舊金山藝術大學研究所畢業之後,到了洛杉磯擔任電影、電視、廣告動畫師,參與DC英雄《沙贊!》和《水行俠》、迪士尼《時間的皺摺》及獲得奧斯卡最佳剪輯的《賽道狂人》等電影製作。

世界各地遊客必須買門票體驗的製片廠,對吳承頤來說是每天上班的地方。她在《沙贊!》團隊有一年時間在華納兄弟製片廠上班,經典影集《六人行》實體咖啡店是她每天吃午餐的地方。

「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強大在於注重細節。」吳承頤在電影製作流程中屬於預覽動畫的製作團隊,在超級英雄電影、動作片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目前台灣的電影產業比較少見的分工。

開拍前預覽

省時省力

動畫師有如操偶師,「在3D軟體裡面操控角色,讓角色動起來,會哭會笑或是講話」,吳承頤負責的預覽動畫(Previs)工作是根據分鏡(storyboard)把飛行、打鬥、飛車競速等場面從2D草圖變成3D動畫。

「預覽動畫能幫助導演在開拍之前,了解鏡頭長成什麼樣子。」一部超級英雄電影約有二十名預覽動畫師,把不會動的分鏡表製作成會動的動畫,並用電腦算出拍攝時的攝影機位置、高度等數據。

導演、特效總監不斷重複觀看預覽動畫之後,決定實地拍攝的方向,能夠節省實際拍攝的人力與時間。這種配置在台灣幾乎沒有,吳承頤說,光是前期製作就動用這樣的團隊,可以看出好萊塢影視產業的細緻。

預覽動畫等於是電影的雛形,吳承頤表示,除了處理演員走位之外,還要安排運鏡、特效與燈光。鏡頭代表著觀眾的眼睛,也是說故事的語言,她過去在台灣的電影科系背景成了最大的優勢。

吳承頤說:「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完成品與預覽動畫幾乎一樣,代表導演照著我設計的鏡頭去拍。」

一路雖辛苦

但很值得

世新大學廣電系畢業後,吳承頤曾任職台灣最大動畫公司西基動畫(CGCG)及SOFA Studio。結合電影、動畫的背景,她帶著幾年職場積蓄和自我挑戰的態度赴美,克服文化差異進入好萊塢,一路雖然辛苦,但回頭看卻很值得。

其中一大挑戰是工作型態。過去她在台灣動畫公司是正職,飯碗穩定,但在好萊塢的生態,製作團隊大部分由任務導向的約聘人員組成,身為動畫師有如遊牧民族,保持人脈很重要,闖出名號之後,工作來源才穩定下來。

疫情之下,吳承頤與許多動畫師一樣,因為影視產業停擺而暫時放無薪假。但她分享,這幾年在美國電影業的經驗,使她逐漸可以帶領年輕的動畫師,幫助團隊簡化工作流程,未來將繼續享受用鏡頭講故事的好萊塢時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