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林立浩
01青少年藝術聯盟「盟主」余浩瑋年少輕狂時,是個讓師長頭痛的問題學生,誰也想不到20年過去,他從叛逆中輟生成為台灣青少年戲劇教育的重要推手,近年更發起「風箏計畫」,將戲劇帶進安置機構、中介教育學校,拉住在社會邊緣飄蕩、即將斷線的「風箏少年」。他說:
「戲劇有一種魔法,能讓人看清楚自己。」
02新北市竹圍高中橄欖球隊成軍不到5年,培養逾20名國手,球員大多逾8成來自弱勢家庭,2018年卻以黑馬之姿,奪得隊上第1座全國冠軍,有人因此保送國立大學,或考上牙醫系,點亮未來希望。教練李建霖向球員說:
「球賽可以輸,鬥志不能輸,一輩子都不能輸,要帶著這個精神,不放棄地繼續努力。」
0315歲的自學學生黃柏實,4、5歲時便受母親影響,擔任圖書、教育義工,4年前成為生命經驗分享講師,擔任過兩屆新北市兒少諮詢代表,今年獲得全台唯二的「保德信青少年志工精英獎」最高榮譽「親善大使獎」。他說:
「在給予他人協助時,同時有更多機會修養自我。」
04知名主持人李秀媛1990年和謝佳勳搭檔主持《繞著地球跑》節目,開啟了旅遊行腳節目風氣的先驅。看遍世界各種奇妙事物之餘,旅行從此成為李秀媛一輩子離不開的最愛,也徹底轉變了她的人生觀。她說:
「看過的愈多,執著的就愈少。」
05江振誠André Chiang,是國際高端餐飲界閃閃發亮的名字,太多頭銜加諸在他的身上,南法「Le Jardin des Sens」、台北「RAW」等,從早期擔任執行主廚至自行創業,交出的成績單均有目共睹。他說:
「熱情燒完之後剩下什麼,那才是精髓。」
06江南水鄉古鎮的恬靜風華、泰國水上市集的熙攘風光、台灣湖海碼頭的自然景觀,一幅幅畫作在水彩畫家曾培育暢快揮灑下,不僅渲染出波光粼粼的水色光影,與變幻莫測的倒影空間,更表現出文化與自然磨合的情境畫意,他說:
「達到性情陶冶的『美』,而這就是藝術創作最原始的初衷。」
07顧瑋畢業於台大分子醫學研究所後,選擇投身探索食材的廣闊世界。曾創辦在欉紅、不二味、台灣好食等飲食品牌,現負責土生土長、米通信、泔米食堂總體營運管理。談到一路走來的堅持與努力,她說:
「做事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只是沒有辦法不做而已。」
08屏東縣明正國中8年級黃敬嘉,從小因為白化症,導致眼睛色素不足,視力僅0.1到0.4之間,她曾夢想當鋼琴老師,小學5年級時聽力突退化,戴上助聽器、國1植入電子耳,未來夢想當中醫師幫助別人,她說:
「不要看自己沒有的,要去看自己所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