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館 百年古典州廳 悠閒浪漫閱讀

文╱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2020.06.22
3554觀看次
字級
台灣文學館外觀。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門柱上的木牌是鍾肇政親題。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藝文大廳閱讀空間。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日本作家佐藤春夫與台灣的「百年之遇」。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百年之遇—佐藤春夫1920台灣旅行文學」特展一隅。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百年之遇—佐藤春夫1920台灣旅行文學」特展一隅。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特展一隅。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特展一隅。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韓良露成長過程的相片。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韓良露手稿。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台文館外設置的文學燈箱。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文╱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位於台南市的台灣文學館,鄰近「全台首學」孔廟,是台灣首座國家級的文學博物館,希臘羅馬神殿式的建築風格,散發濃濃的人文風情,也烙印不同年代和族群的文化記憶,館內靜謐的閱讀空間,帶領讀者遨遊台灣文學的美麗與哀愁。

台灣文學館與葉石濤文學紀念館緊鄰,文學館門柱上的木板題字,是由被譽為「台灣文學之母」鍾肇政親筆所題。在台灣文壇上,鍾肇政與葉石濤齊名,因此相鄰的兩館是民眾瞭解台灣文學脈絡、見證台灣文學作品軌跡的最佳場域。

這棟古典西洋式建築,前身是台南州廳,建築主體由日本技師森山松之助設計,1916年啟用。森山松之助的作品包括台灣總督府(今總統府)、總督官邸(今台北賓館)、台北州廳(今監察院)等,台南州廳經古蹟修復再利用成為台灣文學館。

館方表示,廣義的「台灣文學」,就是「出生或客居台灣所發表的所有文字作品」;狹義上是指「描寫台灣鄉土人物、再現台灣典型環境、運用台灣語言、表現台灣人生活與思想」的文學作品。

台文館除了文學史料的蒐集、典藏、研究和保存外,還有各式展覽與教育推廣,透過多元性思維,讓不同年齡層的參觀者親近文學、散播文學種籽,孕育豐富的文化內涵,自2003年10月17日開幕至今,已超過300萬人次造訪。

文學博物館 漫遊書香世界

在館藏方面,凡是在台灣文學發展史上具有價值的文物史料,包括圖書、期刊、手稿、信札、報紙、攝影、書畫、器物等,都是收藏的對象。館方透過系統性的徵集訪查,由修復師對歷史久遠的手稿進行修復與維護,為台灣文學史留下見證。

為了推動台灣文學的國際化與深耕,館方除了進行文學外譯、藏品數位化之外,也 以「文學虛擬博物館」方式,研發與使用者互動機制,讓文學愛好者能無遠弗屆,欣賞高解析度的聲影效果,或數位閱讀台灣文學史。

台文館1、2樓共有5個展廳,除了常設展,不定時推出主題特展,當期主題特展有「追憶我城——香港文學年華」、「百年之遇——佐藤春夫1920台灣旅行文學展」及「小露台.大觀園——韓良露捐贈展」。

「追憶我城」由香港教育大學提供素材,集合百年來香港各類作家作品,入口處的香港茶餐廳主題情境,設計趣味的「文學菜單」表達作家的創作內容,深入淺出介紹香港的文學發展,展現殖民主權移交下,香港作家自我認同的過程。

「百年之遇」蒐羅佐藤春夫在1920年造訪台灣期間所採集的各種傳奇故事、山地部落傳說,帶領參觀者踏上百年前的台灣旅程,藉此反思殖民統治的軌跡與歷程,也啟發後人對台灣景點的文學認知,重新闡述旅行與追尋、藝術與生命的意義。

「小露台.大觀園」展出韓良露早期影像、手稿、星運圖等珍貴文物,以不同主題表現作家筆下多元豐富的創作。韓良露一生精采,在她告別世界5年之後,台文館敞開小露台,接續韓良露與人間的對話,交匯成熱鬧的大觀園。

心靈的邂逅 尋訪作家足跡

台文館的閱讀空間,包括可供親子共讀的「兒童文學書房」以及藝文大廳的閱讀區。藝文大廳以「綠能」自然採光,製造出沉澱心靈、放慢腳步的氛圍,讓民眾悠閒自在的閱讀,徜徉在探索知識、親近文學的美好。

台文館公共服務組新聞聯絡人莫佩珊表示,文學就是每個人的故事基地,用文字表達內心的情感,抒發自己的情緒和感觸。館方希望帶動「多閱讀」的社會風氣,也推出古詩繪本兒童讀詩活動,藉此啟發孩童內心的小小文學世界。

另外,館方以「創齡」主題文學資源箱,為長者製造屬於他們的「後青春」記憶本。在文化平權上,也加強視障、聽障者親近文學的機會,利用導覽解說、觸摸念詩等輔助科技,期待創造出字裡行間的知性感動。

值得一提的是,台文館外兩側設置有文學燈箱步道,每座燈箱都印有台灣作家的詩文短句,讓台灣文學融入於生活中。民眾散步至此,或許可與作家的文思相應,或許可以來一趟古城文學之旅,在百年的舊建築裡發現新生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