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森永
回首年少過往,每當壓力迎面、心力交瘁時,不小心就陷入憂鬱焦慮的負面情緒中,得靠自我調適,釋放壓力,轉換負面情緒。如今,青春已不復在,只能歌詠那些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以淚水緬懷永不復歸的青春之路。
生命裡每個暫留的瞬間,只是一次的相遇,當你再次回首,已是滄海桑田。人生亦如此,當烙上中年的責任印戳時,就該學會調整腳步,重整視野,對焦眼前。人生後半場,不看失去的,且看擁有的。
孩子如願考上軍校,我仍然發愁,怕他初次離家不適應;怕他交友不慎上當受騙;怕他遇事不能應對受挫受氣;怕苛責傷了他脆弱的心……,總是擔心。朱熹詩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時代在變,軍校也在更迭轉變,進化論正上演著。隨著網路資訊愈來愈充足,若能以榮譽為生命責任所在,軍校會得到更多的注目與尊敬。
昔日肩膀上被烙「兩朵花」的時候,內心也被烙下必須承擔的責任。伴隨中年到來,依然庸庸碌碌,回顧年邁的雙親,他們已是蒼顏白髮,需要子女溫暖陪伴照顧的時候,且莫「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而徒留遺憾。半生塵影步入不惑之年,那身責任印戳愈來愈明顯,此時不但能聽進父母的嘮叨,而且也喜歡聽,並琢磨其中的道理。
一腳踏入中年門檻,再回首,隨波逐流已成為過去,明白人生的經歷有暗淡粗糙的背面,也有明豔柔質的正面。一路走來,歲月考驗執著不服輸的心,風雨讓責任充滿挑戰,中年的印戳,讓生活從另一端啟航,生存其實並不困難,這修行般的苦樂循環,不也是一種人生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