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本緣故事】 修福增慧 斷障證真

文/書緣 |2020.06.21
1371觀看次
字級

文/書緣

憍薩羅國室羅伐城有一位婆羅門,有二個兒子,大的名叫大路,小的名叫小路。哥哥大路資質聰慧,音聲美妙,善解所有婆羅門經論,有五百人跟隨他學習。而弟弟小路稟性愚鈍,任何話聽過就忘,所有老師都放棄教導,於是大家都叫他「愚路」。

愚路的父親特別偏愛疼惜他,走到那都帶著他。有一天,父親重病,醫藥無救,臨終前交待大路說:「我死後,你生活不會有問題,可是你弟弟無知愚鈍,大家都瞧不起他,輕視他,但是你不可以輕忽他。你們兄弟二人要同舟共濟,禍福不離,善盡兄弟情義。你千萬要記得我說的話啊!」

不久,父親辭世,兄弟二人悲傷的將父親火化殯葬。當時舍利子、大目連和五百比丘遊行到室羅伐城,大路與五百弟子看見比丘們威儀莊嚴,就問比丘們的老師是誰,因此得知有世間有佛世尊。之後又觀察比丘們的行儀與說法,心生景仰,於是大路與五百弟子請求出家。但因為大路是當地眾所皆知的婆羅門,於是比丘們將他們帶到其地城市出家。

大路出家後日夜讀誦經典,不久就通達三藏,斷盡煩惱,證得阿羅漢。當時佛陀與比丘眾正在室羅伐城,於是大路和隨他出家的五百弟子前往室羅伐城晉見佛陀。

愚路自從哥哥大路離家出家後,因為愚鈍,不善經營,家業日漸衰敗,最後窮困潦倒,只能當乞丐活命。當愚路聽聞哥哥大路帶領五百比丘回到室羅伐城時,就跟隨大眾去城外迎接。大路看見弟弟生活難以為繼,就讓愚路也出家,並傳授一首法偈,讓他背誦。可是愚路背了三個月,連路邊的牧牛人每天聽他念誦都會背了,可是愚路還是背不起來。

僧團有制定結夏安居,在安居期間,各地比丘會眾集教授學習。大路知道愚路雖然努力刻苦學習,但是學業無成,觀察只有用呵責方式,才能讓愚路發奮圖強,於是將愚路驅逐出房門,責備說:「你真是愚笨至極!你在僧團中能有什麼作為?」

愚路被哥哥趕出房門,覺得自己既不是在家,又不像出家,一事無成,悲從中來,站在門外痛哭。佛陀正要前往大路的處所,聽到愚路的哭聲,於是問:「你為何在門外痛哭呢?」

愚路回答:「世尊啊!我生性愚鈍,沒有智慧,被我的親教師哥哥趕出門外。我現在既不是在家,也不像出家,我不知道怎麼辨啊!」

佛陀說:「不是這樣的,佛陀才是你的親教師。我來教你,你可以奉行嗎?」

愚路歡喜的說:「依教奉行。」

於是佛陀教愚路兩句偈語:「我拂去塵埃,我除去塵垢。」可是愚路連這二句話都記不起來。

佛陀知道愚路的業障深重,於是教導他每天為所有比丘擦拭鞋子,而在擦鞋時,要念誦這二句法語。佛陀又交待所有比丘,不可以阻礙愚路為他們擦鞋,並且在愚路擦鞋時,要教他念誦這偈語,讓他修福去除業障。於是比丘們在愚路為自己擦鞋時,就念誦這二句法語,讓愚路背誦。

愚路每天精勤的為比丘們擦鞋,比丘們同時教導愚路念「我拂去塵埃,我除去塵垢」二句偈語。有一天愚路忽然省悟,善根發相,業障消除,當下心思清明,證悟:「這塵埃不是一般的土塵,而是欲染塵埃,智者能去除欲染塵埃,就不是無慚放逸人。」又想:「貪、瞋、痴是塵埃,智者能去除這三毒塵埃,就不是無慚放逸人。」

於是愚路憶念法義,如理修行,三毒盡除,證得阿羅漢果。佛陀稱讚他是所有聲聞弟子之中,得心善解脫者。

──節譯自《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